“导、练、改、评、再作”作文教学模式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4-06-06
—liujinping
甘肃省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高年级作文教改课题组
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而作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抓好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同时,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怎样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又成了初中语文教师一直潜心研究的难题。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资源、教育行为都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作文教学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不能不使我们改变多年来坚持一贯的“教师出题、学生写文、教师判文、讲评作文”传统教学模式。
阿阳实验学校作为全县唯一的九年一贯制课改实验学校,理应承担起作文教学改革实验工作。几年来,许多语
我们认为,在语文学科中,作文教学是综合检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主要手段。而许多教师却将这如此沉重的负担几乎彻底转交给学生。从形式上采用大作文、小作文、课堂训练作文、课外练习作文等加大密度地写;从内容上强调缩写、改写、仿写、片段描写等全方位多层次地练。然后便是教师认真地改错字、病句,反复地画波浪线、红杠杠,不同层次地下眉批和总评。等到学生从繁重的作文练习中解脱出来的时候,面临着的便是各类考试,当学生看到一个个陌生的作文题时,却不知从何写起。如何改革现存作文弊端,对学生进行作文的多维辅导,培养良好的写作个性呢?我们从改革作文课堂教学入手,探索了“读写、说写结合”、“师生、生生互动”的“指导、练习、修改、讲评、再作”一体化作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 关于作文指导
第一步,指导。
指导是指学生作文前的指点,引导。初中生还处于学习写作的初级阶段,尚缺乏独立写作能力,下笔前没有教师的指导,很难正确领会作文要求,写出来的文章,毛病必然很多。如果在作文前给予充分的指导,就会使学生初步弄清楚为什么写,如何写,就会使他们受到鼓舞,提高作文的积极性。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了指导:
(一)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指导。课本中所选的文章,都是优秀作品,在阅读教学过程 中,本着“以读带写,读为写引路”的原则,充分发挥课文对写作的指导作用,紧扣课文立意、构思、谋篇、布局、遣词、行文、款式等方面指导学生的写作,让学生通过课文去初步感知应该怎样写,而不应怎样写。
(二)结合优秀例文进行指导。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讲的就是学习和模仿。教师要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量,从优秀作品中获取有益营养以作为已有知识的补充,借以拓宽学生的视野,积累和丰富写作材料。同时,引导学生模仿例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和表达手法,掌握作文的规矩,进而在借鉴、模仿的基础上写出有新意的习作来。
(三)要联系实际进行指导。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熟悉生活,积累生活,挖掘生活,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去多接触社会,多接触人,多观察生活,并指导他们在此基础上去了解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让学生的大脑中储存一定量的生活材料,扩大“进口”,作起文章来才不至于有“无米之炊”的烦恼。
(四)注重成功指导,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从目前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看,不是他们不具备写好作文的基本条件,而是缺乏写好作文的信心。大多数学生对作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个“怕”字。要提高作文指导与写作效率,就必须先消除心理障碍。最佳的方法,就是在学生作文之前,注重对学生进行成功指导。教师要鼓励他们写实事,抒真情。告诉学生,写好作文并不难,并非高不可攀的事,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来。鼓励他们去掉“怕”的心理,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
作文指导要着力于激发写作兴趣,打开思路,并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在作文指导中,教师应指在要害处,导在兴趣上。对于一些题目,老师不应讲得十分透彻,应该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鉴于学生不会写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作文前,教师先设法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启发和素材,如看图画,读书,听音乐,看戏剧,讨论等,以唤起学生作文兴趣。
第二步,说文。
说文指的是学生针对作文题目和作文要求而进行的“即席发言”。它是作文指导的继续,又是学生写作文的基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一步拓展作文思路有着重要的作用。说文的时间一般为10分钟,说文的内容包括说文章的题目、说文章的主题、说文章的体裁、说文章的构思、说文章的布局谋篇等。说文的形式可以个人说,可以小组选出代表说,教师也可以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其中说。在学生说文的基础上,教师作出简短点拨与小结,同时,提醒学生在听取别人意见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独到的构思和见解。
安排“说文”这一环节,既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又便于老师发现问题,现场指导;既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路,又利于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而为“初作”创造条件。
二 关于作文修改
修改是整个写作训练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教师要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习惯和能力,要把修改初作作为不可缺少的步骤,并及时检查。
修改时,可采用学生自改、学生互改、教师批改等方式,我们主要采用学生互改和教师批改相结合的方式。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让学生做到“十查”:一查观点是否明确;二查重点是否突出;三查内容是否充实;四查扣题是否紧密;五查详略是否得当;六查结构是否完整;七查文笔是否简练;八查句子是否流畅;九查用词是否确切;十查标点是否准确。在“十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修改。修改之后,还应让学生写出200字左右的批语,谈出自己修改作文的意见或感想。批改结束,作文本发到作者本人之手后,要求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评语,反思写作得失,总结问题,写200字左右的作文后记,这既是一次小练笔,也让学生真正明白了自己作文中存在的毛病,对进一步提高作文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而写好评语,是做好评估工作很重要的一环。它要求教师能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作者心灵最细微的运动,以巧妙的语言激发作者的写作积极性,并明确自己的成功和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
作文评语必须把握这几点要求:一、针对性。作文评语如果求其全面,会不得要领。在评改时要抓住习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点评,指明方向。二、鉴赏性。评语要落在一个“赏”字上:赏其取材新,赏其立意深,赏其见解独到,赏其构思巧妙,赏其态度认真等等,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并品赏成功的喜悦。三、文学性。一条好的评语应该具有文学色彩,具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含意,让学生带着欣赏的态度去阅读领会。四、幽默性。枯燥无味,僵硬刻板的评语,学生必不乐意看,也就起不到导向的作用。一句深刻幽默的评语,可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于接受。五、情感性。评语要有真情实感。学生一旦从评语中品出了鼓励和希望,他们会马上感奋起来,振作起来,花费数倍于教师的心血投入到作文中去。
有这样一则寓言:冬天,北风想把人们的衣服脱掉,于是板着面孔使劲地刮着,风刮得越大,人们的衣服穿得越多,裹得越紧;而春风却不这样,她轻轻地吹拂,带着暖意,带着温馨,于是人们敞开了胸怀。我们的评语不也应该象这轻轻吹拂的春风吗?
三 关于作文讲评
学生在完成初作之后,不仅急于知道自己写得怎样,而且迫切希望知道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因此一般都爱听评讲。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讲评。根据每次作文的要求,从学生的作文中挑选有代表性的让大家分析评论,指出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哪些地方写得不好,为什么不好,应该如何写,使学生在讲评中得到启发,然后对照自己的作文,或让学生读范文,引导他们将范文与自己的作文对照分析,领会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或由教师讲课前把初作本发给学生,要求他们对同学
评讲作文是每个语文教师在修改学生作文后必须做的事。目的是通过评讲,肯定学生的长处,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通病,以便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评讲可概括为:“概说全局,肯定成功,分析不足,指津引路”。这样评讲起来,有点有面,有正有反,材料丰富充足,内容具体贴切,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收效比以前大得多。
讲评宜注意以下几点:(一)讲评要有充分的准备。首先要把批改中发现的主要优缺点记录下来,然后分析综合,确定讲评的内容。(二)讲评要有重点。教师要紧扣作文要求,一次集中解决一两个问题,不能面面俱到。对讲到的那一点必须抓准、讲透,分析得情理俱足,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三)讲评要贯彻表扬为主的原则,要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四)讲评要师生共同活动。教师既是讲评的组织者,又是讲评的参与者。
讲评是作文指导的再现和提高,是作文修改的深入和继续。通过讲评,使学生明确自己习作中的优缺点,进而获得理性认识,为“再创作”铺平道路。
四 关于“再作”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缺乏具体可行的训练方法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教师的作文教学,往往是一题一作,学生写完交给老师,老师批改讲评完发给学生就算了事。这样,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失去了再认识、再实践的机会,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通过我们的摸索和探讨,认为“一文再作”是比较有效的途径之一。
“再作”的训练过程是在指导、说文、写作、批改、讲评的基础上所作的复作和复批。“复作”是指学生在修改、讲评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次写作。复作要达到以下要求:(一)标题、段落合乎书写的格式;(二)标点符号清楚正确;(三)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四)行文流畅、语言规范、富有新意。对复作这个环节要严格要求,这不仅可以促使学生重视文章的形式美和内容新,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
复批是对学生作文的第二次批阅。复批和初批有着明显的不同;初批比较细致,而复批只是“浏览批阅”;初批要批要改,而复批可批可改;当然,还有个别学生复作后的作文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得的分数和判的等级没有达到标准,教师就要面批作文,进行个别辅导,而后要求学生再修改、再复作,教师再批阅,一直到学生写出合格的文章来。我们认为,“一文再作”是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与写作规律的。采用这种方法,可有效地调动初中生的作文积极性,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学生写作水平的真正提高只靠一本语文书和一天40分钟的语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同样,仅凭一次有益的探索想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和学校作文教学水平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将本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不断提高的思路,努力推进实验学校的作文教学工作,为其他学科的改革实验工作走出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