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尴尬”反思

来源:写作辅导发布时间:2014-10-14

课堂上我们不难看到这一幕:当老师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解答时,需要学生读课文时竟无人参与或总是那几个人,结果是老师生气,学生害怕,课堂气氛差,教学效果当然可想而知。
  记得一次我上课时,课前作了充分准备,心想一定会上好,可谁知上面那一幕竟也出现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随即批评了几个同学---不积极发言,心想这下该好了吧!可谁知更糟了,最后迫不得已使出了杀手锏----点名,就这样一节课下来了当时一天心里都不大舒服。第二天,正好有几同学做完值日还没走,聚在一对有说有笑。于是我走了过去听了一回儿,就和他们聊了起来……趁他们不注意问到了课堂的一些问题,没想到他们竟然都会甚至有的回答已超出了他们应有的知识水平可当我问起他们上课是怎么不说时,不吭声了。后来,在我的追问下他才慢慢说了:对自己的答案没把握,害怕答错别人笑话、老师批评;自己和别人的想法一样没意思;以前自己举过几次手老师都没叫,后来就不想说了……
  听到这些自己想了很多,固然学生本身也有关系,如:课前没有认真预习,学生胆小不善于在众人面前发表见解,学生多动、注意力分散等因素。但主要还取决于老师的调控,应注意以下几点:
1.老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涉及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基础知识相对较薄弱,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提供一些易于操作完成的问题,老师适时、积极地给予肯定鼓励,使其逐渐树立自信心----努力、认真、大胆自己也能把事情做好。经过一段训练后,自然其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
2.当学生回答或进行其他操作时,其他同学一定要静下来听或观察,杜绝起哄,插话(学生常规训练要到位);老师也不能随意中断学生的发言或其他操作。老师自己应首先应鼓励并给予积极的评价,而后及自己或引导学生委婉地指出不足,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得到尊重。
3.老师设计教学环节时,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现有的知识水平;适度运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注意力;不一味听、说,可以让学生画一画,做做动作一次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4.老师在平时应多和学生聊一聊---说说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动画片、游戏等拉近师生距离,多注意学生身体或心理的一些变化,并及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信任、喜欢自己,自然也就有了“爱其师而信其教”,学生爱学自然参与性就高了。

    更多精彩文章

    •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后反思
    •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
    • 《野兔》教学反思
    • 《盐的世界》教学反思
    • 《天窗》教学反思
    • 《菊》教学反思
    • 初一语文《观舞记》的教学反思
    • 《威尼斯小艇》教学反思
    • 《镇定的女主人》教学反思
    •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反思
    • 《数金鱼》教学反思
    •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及反思
    • 《可爱的草塘》课后反思
    • 在阅读中激发学生写作情趣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