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后的几点思索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4-11-06
作为农村中学的学生,上英语课总有点放不开,不愿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或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准备这一节课时,我精心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并想带学生到多媒体教室上课,一是让他们在一个新环境里学习;二是让他们利用多媒体课件这种新呈现方式学习英语,我想,这“两新”定会极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活跃于课堂,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可是事与愿违,整堂课中,我所期待的变化却好久都没有出现,有的只是一丝不苟,紧张沉闷,终于到了最后一个环节——表演“Who has the coin?”这个游戏,我让学生准备,眼看只有8分钟就要下课了,可学生依然不敢上台,我急中生智,故作神秘的说:“Do you know my little son? He can speak English though he is only three.”。同学们愕然,我接着说:“Listen! He says: Monday Monday星期一,猴子出钱坐飞机,Tuesday Tuesday星期二,猴子屁股摔两半儿,…….”孩子们一下子笑得前仰后合,一点儿都不紧张了。师生终于顺利的共同完成了任务。痛定思痛,课后,我认真反思了我的教学行为,颇有几点收获。
一、教师的微笑是最好的激励方式。教师轻松和谐的教态,可以让学生愉快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而且不会因为遇到困难感到紧张。但我由于对媒体的使用方法不够熟练,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有点紧张和焦虑,这种情绪几乎一直流露在我的言行举止中,因此学生的情绪受到了我的影响,再加之我平时对学生要求严格,态度过于严肃,所以更让学生紧张,无法思维活跃的和我交流学习英语,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效果欠佳。
二、分小组学习不仅要有互相帮助,更要有激励和竞争。我所划分的学习小组,每组六人,优、良和合格层次的学生各两人,目的有两个:一是让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学习,让后进生有疑难问题时可以随时解决,不会因为无所适从而无事可做;二是让两个相同层次的人互相竞争、互相激励,学得更好。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几乎每个组的优等生都代替了其他组员的学习,其他组员都不自己思考问题,而是完全依赖于优等生,故每个组的所谓讨论都很冷清,大多是优等生讲,其他同学听的局面,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三、拘泥于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不仅耽误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让学生造成了这样的错觉:只要我不举手,老师不会让我回答,我完全可以不思考问题。所以很多学生干脆做旁观者,不参与那些需要自己思考的学习活动,我以后应该多进行“开火车”式的练习,并且随时变换线路,一会儿横排,一会儿竖排,让每个学生都不得不紧张起来,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竞争,并随时随地准备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对表现好的同学及时作出较高的评价和赞赏,使同学们以能在全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而自豪,从而改变同学们的这种懒散学风,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当学生学习有阻力时,教师要有意识的灵活的调控课堂节奏和学习气氛,启发、激励、幽默等都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除此之外,我觉得比较遗憾的还有很多,例如:教师的基本功不够扎实,整堂课不够流畅优美;平时学生分工合作学习训练少,在合作中放得不够开,潜能没有完全发挥;有时为了使学生尽快弄懂,教师使用了汉语进行教学等等。
总而言之,为了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做教师的须不断的转变自己的教学观点,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让每一节英语课都有亮点、有收获,让学生每一节课都能感受到成功学习的快乐。这样,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