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 渡

来源:好学堂发布时间:2014-11-24

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寓意深远的现代寓言,它和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寓言有区别,具有极大的多义性。对于这样的文章,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深入理解作者对社会、人生,文学的概括和思考。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人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等几篇寓言。,应该说这几篇寓
言的寓意较好理解,何况有的作者还明确地指出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寓盲就像一池清水,可以一眼望到底,其实好的‘寓言总是让人咀嚼不尽。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摆渡》,就是这样一篇寓意深远的寓言。  
二、作者简介;
高晓声(1928-1999),江苏武进人。高晓声擅长描写农村生活,善于在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揭示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探索我国农民坎坷曲折的命运与心路历程的变化,文笔简练幽默,格调寓庄于谐,在新时期文苑中独树一帜。
三、学生自读课文。
1.了解这篇寓言的情节。
2.标记一些自己认为对理解寓言有关键性意义的字词句。
四、交代文章背景。
198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高晓声的《七九小说集》时,高晓声就“讲了一个‘摆渡’的故事”作为代前言。寓言故事的写作往往是一语双关、意在言外。这篇作为小说集代前言的故事,  自然也应该包含着一些作者对文学、人生的看法。因此,我们理解本文寓意时,应该时时紧扣住“作家”、“文学”、“人生”等字眼。
五、讨论文章的寓意。
1.采取关键词讨论法。
1)首先请同学们谈谈对这篇文章寓意的理解,哪些词语是关键?(“彼岸”)
2)讨论“彼岸”的含义。   
参考:①“彼岸”的本意是佛教用语,指超脱生死的境界,后来多用采指代抽象化的、与世俗对立的精神世界。②文章的开始句和结尾句都用了“彼岸”这个词,但它们的含义却是迥然有别的。开始处的“彼岸”就是简单地指实实在在的“河对岸”,对岸有家、有妻儿、有买米烧夜饭的现实生活。
2.阅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你认为创作者有这么大的作用吗?现实生活中,还需要作家做这样的“摆渡人”吗?
板书设计 :
摆  渡
高晓声
一、关键词语讨论法
二、人物形象讨论法
三、情节讨论法
教学设计(B)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现代寓言。可采取三个步骤进行教学。一是把这篇寓言和初一第一册学过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进行比较,了解寓言的特点,明白此文的特征。二是通过讨论,理解文中蕴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三是通过仿写,进一步领会寓言的特点,并让学生学会用文学作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人新课。
同学们,当你们对某些事物和现象有看法时,除了用简洁、直接的议论表达出来之外.还会不会运用其它的形式?其实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的形式有很多。寓言就是这样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例如当代著名作家高晓声.他对文学和人生。作家和社会的很多看法,就是通过寓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不信!我们不妨看看他的《摆渡》。
二、介绍作者和写作缘由。
高晓声(1928--1999),江苏武进人。  当代著名作家。高晓声最著名的代表作是“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等)。
这篇作品的写作由来是这样的:198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厂高晓声的《七九小说集》他就“讲了一个‘摆渡’的故事”作为代前言。通过讲述一个作家过河并巳摆渡的故事,高晓声想要告诉读者们的就是什么是作家这个职业存在的理由.换句话说,就是作家靠什么来安身立命。  
三、比较阅读。
1.  请同学默读本文,然后把本文和第一册学过的寓言《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受惑于财富”、“不屈从于权力”的,以“真情实意”作为人类交往原则的纯洁的精神世界。
3)“作家”要把人渡到“彼岸”去,这个“彼岸”到底指什么呢?
参考:①理想的彼岸:没有苦难,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争,没有贫穷,人人平等,和睦相处,就像许多先哲圣贤幻想和向往的“大同”之国。如“乌托邦”,“世外桃源”等。②精神的彼岸:俗世间的人们困于物欲,像另外三个渡人,“有钱的”可以直接用金钱买到一切;“大力士”有力量,可以用暴力得到物质享受;“有权的”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贪赃枉法。只有作家还没有沉溺于物欲横流之中,还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作家“不受惑于财富,不屈从于权力”,用“真情实意”感染读者,引导人们净化心灵,走向精神升华的彼岸。彼岸就是人类崇高的精神世界;③智慧的彼岸:人们常说文学是人生社会的百科全书。文学名著包含着人类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多种情感形式,可以供人们借鉴,丰富人们的人生阅历和知识。而其中包含着的进步的文化哲学思想,更能使人们树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2,采取人物形象讨论法。
1)文章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可以归为几类?
文章中出现了五个人物。他们可归为三类:一类是有钱的、大力士和有权的:一类是作家;一类是摆渡者。   
2)这三组人物形象各自有哪些特征?   
参考:①第一类人是世俗力量的象征;②作家虽不具世俗力量,但也自有其超世俗的力量,不过,这种力量来自手-具有“真情实意”的作品。⑧摆渡者既掌握着渡河的权利,又是权衡四个人的评判者,他一方面是世俗力量的认同者,又是作家“真情实意”的“哀叹”的欣赏者,应该说,他是一个普通群众的代表。
3)在这三类人中存在着现实和精神两个世界的碰撞和冲突,在这样的互动关系中,作家的意义何在?
参考:作家的“创作同摆渡一样,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作为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作家肩负着把人的灵魂指引到健康、高尚、文明的彼岸去的责任。
3.采取情节讨论法。
1)摆渡人认为作家的“唱”不如“叹”好听.你是怎样理解这个情节的?
参考:“唱”意味着只求轻松欢快,让人欢娱,并没有真正反映现实生活和真情实感。“叹”饱含人世间的悲苦、人生的辛酸。文学应该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应该充满“真情实意”。
2)作家自动去做摆渡人这个情节,应该怎样理解?
参考:作家并不是真的改行,而是借此说明:“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并且作为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作家还肩负着把人的灵魂指引到健康、高尚、文明的彼岸去的责任。   
六、布置作业 。
1.你读文学作品,有没有过被“摆渡”的体验?请把它写成一段话,长短不限,写在练习本上。与<<蚊子和狮子》进行比较,看看’他们有何异同,并进一步概括归纳寓盲的特点。
参考:①从故事的主人公来看:前两篇寓言要么是神要么是动物,而本文却是直接以人为主人公;②从艺术手法来看:《赫》用了反衬的手法,《蚊》用了拟人和夸张的手法,本文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③从主题上来看:都有很深的寓意,但这些寓意都是借简单却极为生动形象的故事体现出来的。   
2.寓言的特点。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了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常常运用砖张和拟人手法。
四、讨论本文的寓意。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在故事的末尾都有一句话,提示故事的适用对象,其实就是部分地告诉了我们故事的寓意。但《摆渡》却不是这样,那么本文的寓意是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琢摩文章,等下我们一起来讨论。
提示:讨论的时候,要民主,不要过多束缚和限制学生的思维。但可以从以下的角度去启发学生的思路:①你认为什么是自己最宝贵的东西?②“真情实意”是作家最可宝贵的东西吗?③作家为什么要改行去摆渡呢?
2.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明了寓言用形象说话的特点,还可以讨论“河”“岸”渡”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提示:①佛教中,“苦海无边,佛陀渡人”的故事;②民间传说中的“忘川”、“奈何桥。”③“牛郎织女”故事中的“银河”、“鹊桥”等等,都是旁敲侧击、启发学生思维的好例子。      
五、仿写。
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是否也会运用寓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呢?请同学们也写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在故事中寄托自己一定的看法。
范例:《过关》
一天,有四个人到了一个检查站,要求通过。
这四个人,一个声称是著名歌唱家,一个声称是著名作家,一个自我介绍是奥运冠军,一个自诩为某政府大员。
守卡的武警要求他们出示身份证和工作证,他们都说没带。武警说:“那好,你们每人露一手自己的绝活,说明自己的身份就可过关。”
于是,歌唱家唱了一首歌,作家当即吟诗一首,奥运冠军表演了几个优美的体操动作,都顺利地过了关。
轮到政府大员的时候,他犹豫了很久,才色厉内荏地对武警说:“除了喝酒,我什么也不会,”   
其他三人听了,都满以为这个所谓的政府大员这下露了马脚,谁知武警听后,大手一挥,说:“什么也不会㈠嗯,正是此人。过关!”
六、布置作业 。
思考课后练习题一、二。

    更多精彩文章

    • 二十二毛泽东词二首(苏教版)
    • 二十一新闻两篇(苏教版)
    • 冰心---《纸船》
    • 第七册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 二十“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七年级苏教版)
    • 十九录音新闻(七年级苏教版)
    • 十八三个太阳(七年级苏教版)
    • 十七黔之驴(七年级苏教版)
    • 十六国宝——大熊猫(七年级苏教版)
    • 十五松树金龟子(七年级苏教版)
    •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 《土地的誓言》新课标新教案
    • 《陋室铭》《爱莲说》
    •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 往事依依、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