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本求源,读中学写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4-12-11

    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总感觉学生的作文无论语言表达,还是立意,往往显得单一、重复、雷同,缺少变化,缺少新意,让人读来感到平淡、枯燥、乏味。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学生缺少丰富的、活化的语言积累;二是学生缺乏灵活多变的观察、思维、表达方法。记得一位语文专家曾说过"作文指导不应只在作文训练课上进行,应该是课课都是作文指导课,时时处处都是作文训练课。他的话道出了习作与阅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教学对话文本。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这个资源,在阅读中找到习作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在品读佳作中悟情悟理,促进学生在练笔中发展思维,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从读写结合的角度考虑,阅读教学中必须加强思维与表达的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加强词汇积累,掌握细致观察与表达的方法,活跃思维,开阔思路,进行"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训练,力求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切体验,用自己的笔描写自我观察到的一种生活,一种发现,一种现象;抒写自我的一种随想,一种感悟,一种情愫。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力争在每次的阅读中找准训练点,引导学生抒写自己的见解。最常见的有以下方面:
1、插图配文
     让学生仔细观察精美的课文插图,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配上小诗或写上一段话。这种形式的练笔学生也挺喜欢。如让学生为《五彩池》一文的插图配文配诗,一个学生写到:夏天来到藏龙山,五彩池水夺人眼,绿毯上面宝石嵌,瑰丽景色在人间。也许这样的诗句略县幼稚,但对于一个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当场写出这样押韵的诗句已让我感到吃惊和欣慰。
2、补白练习
     课文中有许多地方留有艺术空白,让读者去想象、揣摩。教学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然后把自己的理解与想象表达出来。《小珊迪》一文中对小珊迪怎样受伤,受伤后又发生了什么等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去写。我就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大胆想象,自由抒写,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评论。这样的读中练写,使学生在与课本的对话中自然而然地倾吐了自己的思想,表达了个人的见解。
3、学编课本剧
     篇幅较长、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以引导学生试编小剧本。《陶罐和铁罐》一课我便是这样做的。小组合作,编写、排练、表演,然后请老师同学欣赏评议。这样,学生在编写的过程中自主地读书、思考,然后融进自己的感悟书面表达,在反复演练中仔细推敲,认真修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悟编成小故事在班里读一读、演一演,看谁的故事好,谁演得生动。
4、写广告语,写推销词
      在学习《五彩池》和《珍珠泉》等文章时,我鼓励学生为五彩池、珍珠泉写广告词来吸引游客。学生兴趣盎然,写出了很多独特的广告语。而在学习《新型玻璃》一文时,我又鼓励学生当小小推销员,为大家介绍自己公司的新型玻璃。课堂上更是高潮不断。
5、变换人称叙述
    为了调动学生写的积极性,我在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时,我还鼓励学生以《***新型玻璃的自述》为题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玻璃。
6、用词语编故事
     我随机的将学过的一些词语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用这些词语编故事。如:高兴、猎狗、小心翼翼、小鸟、难过、兴高采烈。词语刚写出来,便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兴致勃勃,跃跃欲试。结果可想而知,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便诞生了。
     总之,教师应利用一切可以挖掘的资源,及时地捕捉训练的契机,将读写结合,在灵活多样的指导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发现、感悟,培养语感,从而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

    更多精彩文章

    • 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反思
    • 对于中学生作文语言平淡的反思
    •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汉语拼音
    • 对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思考(一)
    • 《画风》教学反思---在体验中学习,更容易理解
    • 教师要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要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 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 让孩子在玩中学课文
    • 《数金鱼》教学反思
    • 《可爱的草塘》课后反思
    •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反思
    •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及反思
    • 在阅读中激发学生写作情趣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