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读一读:谁来了”活动实录

来源:乐学发布时间:2014-12-16

活动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了解事物间的联系。 2.联系生活,发挥想象,仿照诗歌内容尝试创作。 
    活动流程: 
    一、看一看,激情欣赏体验。 
    1.导语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老师自己创作了一部动画,片名是《谁来了》,希望你们喜欢。 
    2.播放动画课件(画外音:画儿渴了,低着头。大象来了,长长的鼻子是水壶,向上一甩,哗……花儿抬头笑了。果子熟了,掉在地上。刺猬来了,尖尖的刺儿是叉子,打个滚儿,嘿,把果子收走了。) 
    3.简议:①喜欢这部片子吗?为什么?②片中的话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二、读一读,探事物间的联系。 
    1.学生自由读,并提出问题。2.(必要时)教师范读。 
    3.训练:(结合动画情境)①花儿渴了,______________(低、弯)着头,__________(小马、大象)来了,______________(大大的嘴、长长的鼻子)是水壶,哗……花儿 (抬、举)头笑了。(选词填空,并说明这样填的理由) ②果子熟了,_________在地上。________来了,尖尖的刺儿是________,打个滚儿,把果子___________。 
    4.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齐读。 
    三、说一说,仿短文说话。(小组说) 
    1.改说。导语 :果子掉在地上还有谁会来,怎样把果子收走?花儿渴了呢?(小组说。) 
    2.续说。·果树生病了,直喊疼。___________来了,_____________。·种子醒了,想钻出土。________________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 
    3.扩展说。(生自由想象说) 
    四、听与看,积累习作素材。 
    1.小组汇报说。(听取各个小组推荐的自由说的精彩例子) 
    2.播放课件(动画)提供创作参考素材。 动画一:长颈鹿取下小朋友挂在树上的风筝。 动画二:山羊钻洞去看出不了门的小狗。 动画三:蚂蚁给饿了的瓢虫搬来食物。(生一边看一边自由给图配画外音) 
    五、写与画,尝试创作乐趣。 
    导语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制作一幅动画片呢?(想) 
    要求:先画一幅画,然后再模仿《谁来了》为它配一首诗。 
    格式:  
     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可以自己独立创作,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合作。) 
    六、夸一夸,谁的创作有趣。1.生利用展示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2.生品读并说自己喜欢他人作品的哪一点,为什么? 
    附学生原作几则。 
    ·松果熟了,掉在地上。小松鼠来了,小小的爪子像小手,嘿,把果子抱走了。 
    ·麦子熟了,沉甸甸的,笑弯了腰。农民伯伯来了,弯弯的月儿是镰刀,啊,把麦子收走了。 
    ·小鸟累了,在树上休息。猎人来了,圆圆的枪口对准它,砰……鸟妈妈哭了。 
    ·小熊受伤了,哇哇大叫。熊妈妈来了,拍拍他的肩膀,小熊笑了。 
    ·黑板的脸脏了,很难看。小朋友来了,小小的黑板擦象块布,……黑板笑了。 
    ·桌子坏了,吱吱直叫。红领巾来了,叮叮咚咚,把桌子修好了,桌子笑了。 
    ·大地渴了,裂开了嘴。乌云兄弟来了,轰隆隆,哗啦啦……大地乐开了花。 

    更多精彩文章

    • 一年级/小公鸡和小鸭子(实录)
    • 一年级/画(实录)
    • 人教版一年级《荷叶圆圆》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一年级下册《插秧》教学实录与评析(节录)
    • 读出一幅画面来——人教版一年级识字4教学实录与评析
    • 一年级 小猴子下山 实录
    • 一年级人教版第二册《小壁虎借尾巴》实录
    • 人教版一年级识字4教学实录与评析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小猴子下山》课堂实录
    •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实录及点评
    • 《快乐的小公鸡》课堂实录及点评
    • 《诗两首》教学实录
    •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实录
    •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