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份尝试 多一份惊喜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1-07
小学语文的老教材在每个单元的课文学习结束后,安排有一个“基础训练”。每次训练都是字、词、句、篇循序渐进,我们老师教起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不觉吃力。可是自从教材改版以来,教材中的《积累•运用》尤其是“读读背背”这个类型,是只读只背,还是要理解词语或者古诗词、名言警句的意思,甚至要默写?如果只读只背倒是简单,学生摇头晃脑读读便罢。如果还理解和默写,好象又有拔高要求之嫌。到底应该怎么教、学生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如何定位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以往的每一次教学,老师教得毫无兴趣,学生学得索然无味。
能不能有所改变呢?今天,在教学《积累•运用四》的“读读背背”时,我对教学内容作了一点调整,即把“读读背背”和“阅读”糅合在一起同时学习,没想到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乌申斯基说过:“一个故事在儿童心里引起的情景也许远比现实的事物更加鲜明、完美,所以讲故事也就是给儿童放幻灯片”。因此上课伊始,我直奔“阅读”这一训练项目:“同学们,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才子佳人都以对对子来展示自己的才华,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精妙的对联,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去年寒假作业上的《解解元对乐乐府》以及我们以前讲过的《聪明的郭沫若对对子》的故事,我们每个同学都喜欢。今天我们再来读两个《趣联巧对》的故事,好不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听读故事,同学们兴趣盎然。接下来,我用自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故事,了解这些充满情趣的对联是怎样写出来的。接着引导学生品读“读读背背”中的四副对联,并另外补充了八副有趣的对联,让学生通过读和背,感受对联的有趣和巧妙,进一步激发学生喜欢对联的情趣,激发学生收集、试作对联的兴趣。在学生读、品、背后,引导总结对联的特点。
欣赏了这么多有趣的对联后,学生对对联的兴趣越来越浓,不少学生主动请求“老师,我们也来对对子吧!”一个个取纸拿笔,跃跃欲试。我心中暗喜,其实我早就设计了这一环节,没想到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水到渠成了。我顺水推舟,让同学们先是给祝枝山的上联对出不同的下联,再给老师提供的上联对出下联。此时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充满生机。
如果这节课就在读一读背一背之后戛然而止,未免显得意犹未尽,训练似乎不太到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作为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生了解积累教材上编排的乃至教师补充的几幅对联,更要“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适应现代社会多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课标语)所以在总结出对对子的方法后,我由易到难,让学生“自对对联”,给学生创造了语言实践的机会,智慧的火花在教室里碰撞,学习进入了高潮。“自对对联”源于文本又超越了文本,较好的体现了大语文观,让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几副对联,而是让他们在学习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多一点尝试,多一分惊喜。课后,我反复回味着这堂对联品读课,深深感到,有时我们可以大胆地调整教学内容,就有可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把一向认为枯燥的“积累运用”上得趣味盎然,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能不能有所改变呢?今天,在教学《积累•运用四》的“读读背背”时,我对教学内容作了一点调整,即把“读读背背”和“阅读”糅合在一起同时学习,没想到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乌申斯基说过:“一个故事在儿童心里引起的情景也许远比现实的事物更加鲜明、完美,所以讲故事也就是给儿童放幻灯片”。因此上课伊始,我直奔“阅读”这一训练项目:“同学们,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才子佳人都以对对子来展示自己的才华,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精妙的对联,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去年寒假作业上的《解解元对乐乐府》以及我们以前讲过的《聪明的郭沫若对对子》的故事,我们每个同学都喜欢。今天我们再来读两个《趣联巧对》的故事,好不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听读故事,同学们兴趣盎然。接下来,我用自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故事,了解这些充满情趣的对联是怎样写出来的。接着引导学生品读“读读背背”中的四副对联,并另外补充了八副有趣的对联,让学生通过读和背,感受对联的有趣和巧妙,进一步激发学生喜欢对联的情趣,激发学生收集、试作对联的兴趣。在学生读、品、背后,引导总结对联的特点。
欣赏了这么多有趣的对联后,学生对对联的兴趣越来越浓,不少学生主动请求“老师,我们也来对对子吧!”一个个取纸拿笔,跃跃欲试。我心中暗喜,其实我早就设计了这一环节,没想到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水到渠成了。我顺水推舟,让同学们先是给祝枝山的上联对出不同的下联,再给老师提供的上联对出下联。此时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充满生机。
如果这节课就在读一读背一背之后戛然而止,未免显得意犹未尽,训练似乎不太到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作为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生了解积累教材上编排的乃至教师补充的几幅对联,更要“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适应现代社会多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课标语)所以在总结出对对子的方法后,我由易到难,让学生“自对对联”,给学生创造了语言实践的机会,智慧的火花在教室里碰撞,学习进入了高潮。“自对对联”源于文本又超越了文本,较好的体现了大语文观,让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几副对联,而是让他们在学习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多一点尝试,多一分惊喜。课后,我反复回味着这堂对联品读课,深深感到,有时我们可以大胆地调整教学内容,就有可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把一向认为枯燥的“积累运用”上得趣味盎然,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