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学生的质疑引起的思考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1-12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二课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时,有同学问我:"英子到东交民巷寄钱出来以后,看到了东交民巷街道的花圃中种满的蒲公英,她高兴地想:闯过来了,快回家去,告诉爸爸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蒲公英。这当中的蒲公英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对啊,蒲公英,看似轻描淡写的一笔,是否别有含义?
        带着这问题我再次研究课文内容,发现全文是由"花"串连起来的,在全文中起贯穿全文的作用,"蒲公英"便是这一线索的组成部分。
        且只看这一细节:为什么英子那一刻会想到要让爸爸也种上蒲公英呢?在英子成功寄出钱之前,心里是那样的惴惴不安,她不知道自己能否完成任务,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易事!而她,按照爸爸的吩咐,果真顺利的完成任务,成功的喜悦必然给她带来好心情。此时的英子看到了蒲公英--在她成功后看到的第一道风景,感觉当然特别美,这时的蒲公英犹如她的吉祥物,那是她经历成功的标志!这份美好的回忆当然要珍藏,她很自然地想到要让爱花的爸爸也种上一些。由此看来,虽然这只是轻轻的一笔,却含义丰富。
         本文标题原叫"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孩子"。显然"成长"是主题,"花"是为主题服务的,她的成长足迹就是通过花来体现。我们发现,在英子由一个不懂事的小女孩变成为一个遇事镇定的小大人的整个过程中,过度很自然,因为每一次关键的成长都有"花"作为标志:1、从爸爸对花的悉心照料,我们似乎看到了他对女儿的呵护备至,女儿在爸爸的关怀下开始乖巧、懂事。2、蒲公英的出现标志着英子已经能为家里出力了。3、那朵戴在英子胸前的夹竹桃花伴随英子上台领毕业证书,也伴随她告别童年、伴随着她勇于面对生活--她已不再是小孩子了。爸爸的夹竹桃花落了,正是她成长的标志。
    总之,全文借用"花"清晰地引出了一段段回忆,这,正是英子成长的足迹。
    学生的一句提问,引起了我更深刻的思考,道出了文章更深的内涵,这么精彩的一笔,我们怎能忽视呢?

    更多精彩文章

    • 拿什么来吸引孩子—我教《月光启蒙》的思考
    •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爱莲说》教学反思
    • 让学生带着“?”进课堂
    • 给学生多一点赏识 ----几年来语文教学中获得的一点启示
    • 放松心态 轻松作文——《写一种熟悉的动物》教学思考
    • 初三语文复习思考
    • 古代语文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二)
    • 《珍珠鸟》教前思考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 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习作的兴趣
    •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反思
    •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及反思
    • 《可爱的草塘》课后反思
    • 《数金鱼》教学反思
    • 在阅读中激发学生写作情趣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