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专辑(10)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5-01-21
1、 比赛聪明
一个城里人和一个乡下人一同价值火车。
城里人说:“咱们打赌吧。谁问一样东西,对方不知道,就付一块钱。”
乡下人说:“你们城里人比我们乡下人聪明,这样赌我要吃亏的。要是问我,你不知道,你输给我一块钱;你问,我不知道,输给你半块钱。你看怎么样?城里人自恃见多识广,吃亏不了,答应了。
乡下人问道:“什么东西三条腿在天上飞?“
城里人想了半天,答不上来,输了一块钱。之后,他向乡下人也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乡下人老实承认,“这半块钱给你。”
2、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一只蜘蛛在庙里呆了3000年,始终认为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为了点化它,将它变成世间的一名富家小姐,唤作蛛儿。将它暗恋了1000年的甘露,变作状元郎甘鹿。蛛儿喜极,以为佛祖从此为她成全一段姻缘。结果却是甘鹿与长风公主完婚,蛛儿却被许配给了太子芝草。蛛儿痛不欲生,命在旦夕。这时候佛主来了,对蛛儿说了一段话,大意是甘露被一阵风吹之而来,又被一阵风携之而去,所以它是属于长风的。而芝草,在寺前仰望了你3000年,爱慕了你3000年,你却连一眼都没有看过它。于是蜘蛛大彻大悟,明白了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3、平凡而伟大的霍金
想起霍金,眼前就浮现出这位杰出科学大师那永远深邃的目光和宁静的笑容。世人推崇霍金,不仅仅因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为他还是一位人生的斗士。
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捷足跃上讲坛,面对这位已在轮椅里生活了三十余年的科学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这个问题显然有些突兀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肃谧。
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然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心灵的震颤之后,掌声雷动。人们纷纷涌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4、心中的“神”
春秋时,有个名叫闵子骞的人,拜孔子为师。起初他脸色干涩,过了一段时间,开始变得红润。孔子注意到这一变化,觉得奇怪,便问他原因,闵子骞说:“我生活在偏僻的乡下,看到达官贵人坐在华丽的车上,前后龙旗飘舞,很是羡慕,因此寝食不安,脸色干枯。如今,我受先生的教化,精读做人治国之书,懂得的道理日多,能辨是非、知美丑了,那些‘龙旗’之类的东西,再也打动不了我的心了,因而心情平和,脸色也就红润起来了。”
闵子骞把自己脸色红润归功于读书明理,读书明理使他找到了自己的“神”,这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再回过头看那些求神问路者,或好高骛远、或心绪难平、或患得患失、或不辨是非,往往是心已蒙尘,没有属于自己的“神”,所以才来频频求“神”(所谓的“神”的代言者),为其指点迷津。
5、生气
我想起一则故事:古时一位老妇,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有一天她去找高僧谈禅论道,高僧听了她的讲述,把她领到一间禅房里,落锁而去。妇人气得破口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还是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来到这个鬼地方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肯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还生气吗?”妇人说:“不生气了。”
“为什么?”
“气也没办法啊!”
高僧又离开了。
当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高僧笑道:“你还知道值不值得,看来心中还有气根。”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道:“大师,什么是气?”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6、踢开不愉快
几年后,我偶然读到了一个足球明星的故事。这个球星原来只是一家俱乐部的一名普通球员,他的一只脚因为少年时的一次意外而有一点变形,虽然外人看不出来,可是他自己知道。每次在激烈的对抗时,在高速的奔跑时,他就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为此,他常常受到队友和教练的奚落。每一次,他都很不开心。不开心的时候,他就独自在球门前摆一长溜足球,用他动过手术的脚,用那只给他带来一次又一次奚落的脚,把球往球门里狠狠地踢,直到筋疲力尽为止。队友们都认为他在练习射门,只有他心里清楚,他是想把不快的情绪,从心里一脚踢开。他成功了,他不但把不快一脚踢开了,而且还把自己踢上了足坛的巅峰。
7、炒毛栗子
辽圣宗是辽国的一代明君。登位后,曾巡视天下。在一个地方,他发现一个叫萧朴的臣子把自己的领地治理得非常好,就叫过来询问其施政经验。可萧朴却非常谦恭地说:“我哪里有什么经验啊!臣下到这里之后,只不过学会了炒毛栗子。臣下刚来的时候,发现这里盛产毛栗子,就在同一个锅里炒,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小的炒熟了,大的还生着,而当大的炒熟了的时候,小的又炒糊了。后来臣下就把大的小的分开炒,只要火候掌握得好,大小毛栗子都能炒得一样香甜可口。所以,臣下办任何事情,就像炒毛栗子一样,既注意层次,又注意火候。除此之外,臣下再无其他的能耐了。”辽圣宗听了,哈哈大笑说:“你这炒的哪里是什么毛栗子,分明是在教寡人如何治国啊!”后来,辽圣宗就把萧朴调到自己身边,发现他处理事情,无论大小都能做得恰到好处,不久就把他升到了宰相的位置。
萧朴的比喻,犹如一盏闪耀着光辉的智慧之灯,表面上是说自己只学会了炒毛栗子,可“炒毛栗子”的哲学中,却深藏着治国的真谛。国中有这样的智者,哪会不让充满雄心壮志的辽圣宗看到希望呢?
8、简单的工作
有一位美国青年,在一家石油公司找到了工作。他学历不高,也不会什么技术,他的工作连小孩儿都能胜任,就是查看生产线上的石油罐盖是否自动焊接封好。
装满石油的桶罐通过传送带输送至旋转台上,焊接剂从上方自动滴下,沿着盖子滴转一圈,作业 就算结束,油罐下线入库。他的任务就是注视这道工序,从清晨到黄昏,过目几百罐石油,每天如此。
没几天,这单调的工作便令他厌烦透了,他很想改行,却又找不到别的工作。无奈之余,他想就在手头的工作上寻求突破吧,于是,他开始用心观察这单调乏味的焊接工。
经过反复观察,他发现罐子旋转一周,焊接剂共滴落39滴,焊接工作即告结束。他思考着,眼前这简单之极的工作中,是否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有一天,他突然想到:如果能把焊接剂减少一二滴,是不是会节省生产成本呢?
说干便干,一番试验之后,他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但是该机焊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漏油,质量缺乏保障。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这次没得说,公司非常满意。不久便生产出这种机器,采用了他的焊接方式。
新机器节省的虽然只是一滴焊接剂,但是这滴焊接剂每年却为公司节省5亿美元的开支。
这位青年,就是后来成为美国工业界第一代亿万富豪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9、我有一个梦想
最有名的梦想者或许应算马丁·路德金博士。这位美国著名的黑人运动领袖,因不能也不甘忍受政府的种族歧视,开始了他的梦想之旅,1963年率领他的黑人兄弟向华盛顿进军。他一遍又一遍,慷慨激昂地、斩钉截铁地对他们说:“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我有一个梦想!这是多么响亮、多么激励人的宣告,直让人觉得热泪奔流,热血上涌。就为着一个梦想,那么多人毫不畏惧地站了出来,对近在眼前的高压水龙头、催泪瓦斯和子弹上膛的枪,报以轻蔑的微笑。为着一个梦想,他们视死如归
10、得道成佛
当年,身为王子的释迦牟尼,为了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真谛,出家当了和尚。他历尽艰辛,孜孜以求,遍访了印度的高僧,却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他的内心充满苦恼和哀愁,遂投河自尽。一个农夫救起了他,大骂:“年纪轻轻,却寻死觅活,真是没有出息的废物!”农夫把他扔在河边一棵菩提树下,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释迦牟尼被农夫骂醒之后,坐在菩提树下开始深深地反省自我。他把满脑子的东西,像扔破袜子烂鞋子一样,一件一件扔了出去,并且毫不留情抹掉所有痕迹。不知不觉,七天七夜过去了,在他那被掏空了的灵魂里,突然一道灵光乍现,释迦牟尼终于得道成佛……
11、花神和花
春天来了。花神抖开一包包花的种子,叮嘱它们去人间开出美丽的花朵。
花神告诉一些种子说:你们就开红色的花吧,像火一样,照亮人的眼睛。她又告诉别的一些种子:你们就开白色的花吧,像雪一样,照亮人的心灵。继而,她又吩咐了一些种子,分别让它们开出橙、黄、蓝、紫等颜色的花朵。就这样,种子们带着花神的嘱托去亲近泥土了。
最后,花神手中只剩了一包种子。她对那包种子说:亲爱的孩子,你多么幸运!因为,我不再打算要求你按照我的旨意开出某种特别颜色的花朵,你就按照自己的心思去随意开成自己的颜色好了。
初夏的时候,各色的花朵都舒展开了美丽的容颜。但是,花神惊讶地发现,那最后一包种子居然没有开出任何花朵。她纳罕地问那仅长了茎叶的植物:亲爱的孩子,你为什么没有开出自己的花朵呢?那无花的植物无比沮丧地回答,只因你没有给我设定颜色,所以,我至今都不知道究竟开成什么颜色的花朵才好。
12、荒唐的生活
美国人曾经作过研究:美国也有一部分人怀着“自我厌憎”的情绪,个别人甚至到病态的地步。卡梅隆·迪亚兹主演过一部电影《成为马可维奇》,故事荒诞但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感,讲述一群人生活在某办公楼的七层半空间里面,整天只能弯腰驼背地上班,但是突然某一天,有人发现从这办公室的一扇小门能滑入大明星马可维奇的大脑中,能体验变成马可维奇的快感。于是卡梅隆·迪亚兹主演的女主角乐此不疲,生活像一场挥之不去的梦魇……
13、各自的生活
从前有一个农夫,在终南山打柴,到长安城去卖,偶尔看见皇帝出门,那情景前呼后拥,左妃右嫔,便觉得皇帝确实幸福,而皇帝则看到路边有农夫坐地,随意经营,悠闲抽烟,遂由衷感到当一个农民也是幸福的。不过农夫并没有武装起义以登上皇帝的宝座,皇帝也没有辞职而收拾一套打柴的工具。他们仍处于人类的两极,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
14、吃香蕉
亚太经合组织在上海开会,媒体做了大量的报道。我想说的是让我记忆很深的一句话:“我们美国人吃香蕉是从尾巴上剥,中国人总是从尖头上剥,差别很大,但没有谁一定要改变谁的必要吧?”这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次访谈节目,说话的是一个美国在华投资办公司的女经理。我刚打开电视,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她的话,给我启发,世界上许多事,元首间的大事,人与人相处的小事,有许多都是与这个“从哪一头吃香蕉”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各持一端,也许都有道理呢?
15、金币会被溶化掉吗
化学课上,老师掏出一枚金币,指着玻璃器皿里的溶液问学生,“刚才我已经讲过这种溶液的性质,现在,我把这块金币扔进去。你们想一想,金币会被溶化掉吗?”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答不上来。
忽然,坐在第一排的霍特站起来大声说:“肯定不会。”
“你回答得很好,”老师摸着小霍特的头,赞许地说,“今天的课,你一定弄懂了。”
“我什么也没听懂。”小霍特低头说。
“那你为什么知道金币不会被溶化呢?”
小霍特很快回答:“要是这种溶液能溶化金币,你怎么舍得把它放进去呢?”
16、下棋
小时候,和母亲下跳棋,我一直都是勇往直前从不后退的棋手。那时候大概是十来岁吧,我一门心思向前冲,认为下棋应该和开弓射箭一样没有回头路。母亲多次提醒我,其实下棋是可进退的游戏。有时候,后退是为更好地前进。为了证明这个道理,母亲每次都用心良苦地演示,特别是下跳棋时母亲非常喜欢用绿色的棋子,只见那颗颗鲜绿的棋子像根根嫩草似的破土而出,拱出营地,抢到了前线,闯进了我的阵地,最后占了我的制高点。至今我还记得那颗进进退退的鲜嫩棋子。它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欲速则不达,什么叫后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17、动物的粗暴
动物在小仔分窝的时候,父母总显得粗暴,逼迫幼兽接受残酷的生存考验。我在电视上看大鸟教小鸟飞翔。巢建在山崖上,小鸟不敢飞,它没有任何飞翔方面的经验,大鸟在它们面前一遍遍地飞,诱发小鸟的本能。小鸟害怕,如果我是小鸟,有可能悄悄顺山崖慢慢滑到地面,与松鼠青蛙为伍偷生。后来大鸟用翅膀把小鸟搡下去,小鸟开始飞,惊慌地,然后是快乐地飞翔,学会了转弯和停落。对动物来说,强迫性的生存训练有一个标志,即从母亲认为可以独立生存时开始,这个标志是能够消化食物与奔跑或飞翔。对人而言,这一界限是模糊的,人好像总也长不大。孩子可以在运动会上跑第一名,但没人认为他因此可以独立生存、搬出去住、自己赚钱。跑这么快还不能独立生存吗?不能,父母这样认为,这仅仅是体能。在智能方面,孩子得了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第一名,按说比狐狸都聪明了,但父母也不肯把这事和独立生存放在一起考虑。在中国,独立生存隐约的标准是上大学与当兵。其实这种“独立生存”是别离,而非生存,是泪水涟涟与千叮万嘱,没有动物那么宁静踏实。
18、面对灾难
前两天看凤凰卫视,在一个谈话节目中,评论员阮次山先生的一番话给我很深的印象。他说,通过一个民族对一个突发事件的反应和态度上,能判断出一个民族是否成熟。那些处变不惊、沉着应对,以理智的头脑去处理事态的民族是一个成熟的民族。他举了“911”事件的例子。在“911”事件中,就在大厦将倾,危难发生的一瞬间,除了本能的逃生外,大厦里的人们没有夺路狂奔,置他人生死于不顾,而是有秩序地疏散,把机会先让给妇女和儿童。这也使我想起泰坦尼克沉船事件。在生死关头,很多人还是把生的机会让给了船上的妇女和儿童。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谁不知生命之可贵?可就在这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很多善良的人们靠爱心战胜了本能,做出了伟大的举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船上的乐师们在危难之时,选择了留在船上,为逃生的人们和在船上的旅客平静地拉着舒缓的曲子,直到海水将他们吞噬。近一个世纪过去了,那场骇人的灾难留给人的震颤已被时光磨失和熨平,但那人们在处理灾难时的沉着和从容,那将人的爱心推至崇高境界的旋律却永远地震撼着后人。
19、下地狱后再说
英格兰大法官爱德华·瑟洛(1937一1806年)和一个主教轮流执掌授予圣职候选人牧师 职位并给予相当俸禄的大权。 有一次,在授予权该轮到谁的问题上,瑟洛和主教争执不下。最后。主教派他的秘书会 见瑟洛。秘书转告了主教的问候后说,主教相信下一次的授予权该轮到他了。爱德华·瑟洛回答说:“也请你向主教大人转达我的问候,并告诉他,在他获得授予权以前, 我要看到他下地狱。” 秘书的脸色刷地变得苍白了:“老爷,把这样的口信带给主教可是令人非常不愉快的, ”瑟洛思索了片刻,改口说:“你说得不错。那么,请你告诉主教大人,在他得到授予 权以前,我要下地狱才行。”
20、报复王储
1786年以后,约翰·威尔克斯从拥护维新转向守旧,成为王权的拥护者,因而遭受到维 新党的嘲笑,骂他反复无常。 在一次晚宴上,王储给他朗诵了一段爱尔兰作家孽利敦的讽刺小品。开头几句刚好是“ 约翰尼”是“约翰”的爱称,这段话完全是在咒骂威尔克斯,但他不动声色,伺机报复 。待王储招呼要面包时,他才有了机会。威尔克斯知道王储仇恨父王,对父王患病幸灾 乐祸,于是亲自给他送上面包,并说:“祝国王健康长寿。” “从何时起,你对家父的健康又关心起来了?”王储以嘲讽的口气冷冷地说。威尔克斯 很礼貌地鞠了一躬,回答道:“自从我有幸认识阁下以后。”
一个城里人和一个乡下人一同价值火车。
城里人说:“咱们打赌吧。谁问一样东西,对方不知道,就付一块钱。”
乡下人说:“你们城里人比我们乡下人聪明,这样赌我要吃亏的。要是问我,你不知道,你输给我一块钱;你问,我不知道,输给你半块钱。你看怎么样?城里人自恃见多识广,吃亏不了,答应了。
乡下人问道:“什么东西三条腿在天上飞?“
城里人想了半天,答不上来,输了一块钱。之后,他向乡下人也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乡下人老实承认,“这半块钱给你。”
2、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一只蜘蛛在庙里呆了3000年,始终认为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为了点化它,将它变成世间的一名富家小姐,唤作蛛儿。将它暗恋了1000年的甘露,变作状元郎甘鹿。蛛儿喜极,以为佛祖从此为她成全一段姻缘。结果却是甘鹿与长风公主完婚,蛛儿却被许配给了太子芝草。蛛儿痛不欲生,命在旦夕。这时候佛主来了,对蛛儿说了一段话,大意是甘露被一阵风吹之而来,又被一阵风携之而去,所以它是属于长风的。而芝草,在寺前仰望了你3000年,爱慕了你3000年,你却连一眼都没有看过它。于是蜘蛛大彻大悟,明白了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3、平凡而伟大的霍金
想起霍金,眼前就浮现出这位杰出科学大师那永远深邃的目光和宁静的笑容。世人推崇霍金,不仅仅因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为他还是一位人生的斗士。
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捷足跃上讲坛,面对这位已在轮椅里生活了三十余年的科学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这个问题显然有些突兀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肃谧。
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然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心灵的震颤之后,掌声雷动。人们纷纷涌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4、心中的“神”
春秋时,有个名叫闵子骞的人,拜孔子为师。起初他脸色干涩,过了一段时间,开始变得红润。孔子注意到这一变化,觉得奇怪,便问他原因,闵子骞说:“我生活在偏僻的乡下,看到达官贵人坐在华丽的车上,前后龙旗飘舞,很是羡慕,因此寝食不安,脸色干枯。如今,我受先生的教化,精读做人治国之书,懂得的道理日多,能辨是非、知美丑了,那些‘龙旗’之类的东西,再也打动不了我的心了,因而心情平和,脸色也就红润起来了。”
闵子骞把自己脸色红润归功于读书明理,读书明理使他找到了自己的“神”,这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再回过头看那些求神问路者,或好高骛远、或心绪难平、或患得患失、或不辨是非,往往是心已蒙尘,没有属于自己的“神”,所以才来频频求“神”(所谓的“神”的代言者),为其指点迷津。
5、生气
我想起一则故事:古时一位老妇,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有一天她去找高僧谈禅论道,高僧听了她的讲述,把她领到一间禅房里,落锁而去。妇人气得破口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还是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来到这个鬼地方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肯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还生气吗?”妇人说:“不生气了。”
“为什么?”
“气也没办法啊!”
高僧又离开了。
当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高僧笑道:“你还知道值不值得,看来心中还有气根。”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道:“大师,什么是气?”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6、踢开不愉快
几年后,我偶然读到了一个足球明星的故事。这个球星原来只是一家俱乐部的一名普通球员,他的一只脚因为少年时的一次意外而有一点变形,虽然外人看不出来,可是他自己知道。每次在激烈的对抗时,在高速的奔跑时,他就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为此,他常常受到队友和教练的奚落。每一次,他都很不开心。不开心的时候,他就独自在球门前摆一长溜足球,用他动过手术的脚,用那只给他带来一次又一次奚落的脚,把球往球门里狠狠地踢,直到筋疲力尽为止。队友们都认为他在练习射门,只有他心里清楚,他是想把不快的情绪,从心里一脚踢开。他成功了,他不但把不快一脚踢开了,而且还把自己踢上了足坛的巅峰。
7、炒毛栗子
辽圣宗是辽国的一代明君。登位后,曾巡视天下。在一个地方,他发现一个叫萧朴的臣子把自己的领地治理得非常好,就叫过来询问其施政经验。可萧朴却非常谦恭地说:“我哪里有什么经验啊!臣下到这里之后,只不过学会了炒毛栗子。臣下刚来的时候,发现这里盛产毛栗子,就在同一个锅里炒,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小的炒熟了,大的还生着,而当大的炒熟了的时候,小的又炒糊了。后来臣下就把大的小的分开炒,只要火候掌握得好,大小毛栗子都能炒得一样香甜可口。所以,臣下办任何事情,就像炒毛栗子一样,既注意层次,又注意火候。除此之外,臣下再无其他的能耐了。”辽圣宗听了,哈哈大笑说:“你这炒的哪里是什么毛栗子,分明是在教寡人如何治国啊!”后来,辽圣宗就把萧朴调到自己身边,发现他处理事情,无论大小都能做得恰到好处,不久就把他升到了宰相的位置。
萧朴的比喻,犹如一盏闪耀着光辉的智慧之灯,表面上是说自己只学会了炒毛栗子,可“炒毛栗子”的哲学中,却深藏着治国的真谛。国中有这样的智者,哪会不让充满雄心壮志的辽圣宗看到希望呢?
8、简单的工作
有一位美国青年,在一家石油公司找到了工作。他学历不高,也不会什么技术,他的工作连小孩儿都能胜任,就是查看生产线上的石油罐盖是否自动焊接封好。
装满石油的桶罐通过传送带输送至旋转台上,焊接剂从上方自动滴下,沿着盖子滴转一圈,作业 就算结束,油罐下线入库。他的任务就是注视这道工序,从清晨到黄昏,过目几百罐石油,每天如此。
没几天,这单调的工作便令他厌烦透了,他很想改行,却又找不到别的工作。无奈之余,他想就在手头的工作上寻求突破吧,于是,他开始用心观察这单调乏味的焊接工。
经过反复观察,他发现罐子旋转一周,焊接剂共滴落39滴,焊接工作即告结束。他思考着,眼前这简单之极的工作中,是否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有一天,他突然想到:如果能把焊接剂减少一二滴,是不是会节省生产成本呢?
说干便干,一番试验之后,他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但是该机焊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漏油,质量缺乏保障。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这次没得说,公司非常满意。不久便生产出这种机器,采用了他的焊接方式。
新机器节省的虽然只是一滴焊接剂,但是这滴焊接剂每年却为公司节省5亿美元的开支。
这位青年,就是后来成为美国工业界第一代亿万富豪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9、我有一个梦想
最有名的梦想者或许应算马丁·路德金博士。这位美国著名的黑人运动领袖,因不能也不甘忍受政府的种族歧视,开始了他的梦想之旅,1963年率领他的黑人兄弟向华盛顿进军。他一遍又一遍,慷慨激昂地、斩钉截铁地对他们说:“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我有一个梦想!这是多么响亮、多么激励人的宣告,直让人觉得热泪奔流,热血上涌。就为着一个梦想,那么多人毫不畏惧地站了出来,对近在眼前的高压水龙头、催泪瓦斯和子弹上膛的枪,报以轻蔑的微笑。为着一个梦想,他们视死如归
10、得道成佛
当年,身为王子的释迦牟尼,为了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真谛,出家当了和尚。他历尽艰辛,孜孜以求,遍访了印度的高僧,却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他的内心充满苦恼和哀愁,遂投河自尽。一个农夫救起了他,大骂:“年纪轻轻,却寻死觅活,真是没有出息的废物!”农夫把他扔在河边一棵菩提树下,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释迦牟尼被农夫骂醒之后,坐在菩提树下开始深深地反省自我。他把满脑子的东西,像扔破袜子烂鞋子一样,一件一件扔了出去,并且毫不留情抹掉所有痕迹。不知不觉,七天七夜过去了,在他那被掏空了的灵魂里,突然一道灵光乍现,释迦牟尼终于得道成佛……
11、花神和花
春天来了。花神抖开一包包花的种子,叮嘱它们去人间开出美丽的花朵。
花神告诉一些种子说:你们就开红色的花吧,像火一样,照亮人的眼睛。她又告诉别的一些种子:你们就开白色的花吧,像雪一样,照亮人的心灵。继而,她又吩咐了一些种子,分别让它们开出橙、黄、蓝、紫等颜色的花朵。就这样,种子们带着花神的嘱托去亲近泥土了。
最后,花神手中只剩了一包种子。她对那包种子说:亲爱的孩子,你多么幸运!因为,我不再打算要求你按照我的旨意开出某种特别颜色的花朵,你就按照自己的心思去随意开成自己的颜色好了。
初夏的时候,各色的花朵都舒展开了美丽的容颜。但是,花神惊讶地发现,那最后一包种子居然没有开出任何花朵。她纳罕地问那仅长了茎叶的植物:亲爱的孩子,你为什么没有开出自己的花朵呢?那无花的植物无比沮丧地回答,只因你没有给我设定颜色,所以,我至今都不知道究竟开成什么颜色的花朵才好。
12、荒唐的生活
美国人曾经作过研究:美国也有一部分人怀着“自我厌憎”的情绪,个别人甚至到病态的地步。卡梅隆·迪亚兹主演过一部电影《成为马可维奇》,故事荒诞但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感,讲述一群人生活在某办公楼的七层半空间里面,整天只能弯腰驼背地上班,但是突然某一天,有人发现从这办公室的一扇小门能滑入大明星马可维奇的大脑中,能体验变成马可维奇的快感。于是卡梅隆·迪亚兹主演的女主角乐此不疲,生活像一场挥之不去的梦魇……
13、各自的生活
从前有一个农夫,在终南山打柴,到长安城去卖,偶尔看见皇帝出门,那情景前呼后拥,左妃右嫔,便觉得皇帝确实幸福,而皇帝则看到路边有农夫坐地,随意经营,悠闲抽烟,遂由衷感到当一个农民也是幸福的。不过农夫并没有武装起义以登上皇帝的宝座,皇帝也没有辞职而收拾一套打柴的工具。他们仍处于人类的两极,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
14、吃香蕉
亚太经合组织在上海开会,媒体做了大量的报道。我想说的是让我记忆很深的一句话:“我们美国人吃香蕉是从尾巴上剥,中国人总是从尖头上剥,差别很大,但没有谁一定要改变谁的必要吧?”这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次访谈节目,说话的是一个美国在华投资办公司的女经理。我刚打开电视,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她的话,给我启发,世界上许多事,元首间的大事,人与人相处的小事,有许多都是与这个“从哪一头吃香蕉”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各持一端,也许都有道理呢?
15、金币会被溶化掉吗
化学课上,老师掏出一枚金币,指着玻璃器皿里的溶液问学生,“刚才我已经讲过这种溶液的性质,现在,我把这块金币扔进去。你们想一想,金币会被溶化掉吗?”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答不上来。
忽然,坐在第一排的霍特站起来大声说:“肯定不会。”
“你回答得很好,”老师摸着小霍特的头,赞许地说,“今天的课,你一定弄懂了。”
“我什么也没听懂。”小霍特低头说。
“那你为什么知道金币不会被溶化呢?”
小霍特很快回答:“要是这种溶液能溶化金币,你怎么舍得把它放进去呢?”
16、下棋
小时候,和母亲下跳棋,我一直都是勇往直前从不后退的棋手。那时候大概是十来岁吧,我一门心思向前冲,认为下棋应该和开弓射箭一样没有回头路。母亲多次提醒我,其实下棋是可进退的游戏。有时候,后退是为更好地前进。为了证明这个道理,母亲每次都用心良苦地演示,特别是下跳棋时母亲非常喜欢用绿色的棋子,只见那颗颗鲜绿的棋子像根根嫩草似的破土而出,拱出营地,抢到了前线,闯进了我的阵地,最后占了我的制高点。至今我还记得那颗进进退退的鲜嫩棋子。它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欲速则不达,什么叫后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17、动物的粗暴
动物在小仔分窝的时候,父母总显得粗暴,逼迫幼兽接受残酷的生存考验。我在电视上看大鸟教小鸟飞翔。巢建在山崖上,小鸟不敢飞,它没有任何飞翔方面的经验,大鸟在它们面前一遍遍地飞,诱发小鸟的本能。小鸟害怕,如果我是小鸟,有可能悄悄顺山崖慢慢滑到地面,与松鼠青蛙为伍偷生。后来大鸟用翅膀把小鸟搡下去,小鸟开始飞,惊慌地,然后是快乐地飞翔,学会了转弯和停落。对动物来说,强迫性的生存训练有一个标志,即从母亲认为可以独立生存时开始,这个标志是能够消化食物与奔跑或飞翔。对人而言,这一界限是模糊的,人好像总也长不大。孩子可以在运动会上跑第一名,但没人认为他因此可以独立生存、搬出去住、自己赚钱。跑这么快还不能独立生存吗?不能,父母这样认为,这仅仅是体能。在智能方面,孩子得了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第一名,按说比狐狸都聪明了,但父母也不肯把这事和独立生存放在一起考虑。在中国,独立生存隐约的标准是上大学与当兵。其实这种“独立生存”是别离,而非生存,是泪水涟涟与千叮万嘱,没有动物那么宁静踏实。
18、面对灾难
前两天看凤凰卫视,在一个谈话节目中,评论员阮次山先生的一番话给我很深的印象。他说,通过一个民族对一个突发事件的反应和态度上,能判断出一个民族是否成熟。那些处变不惊、沉着应对,以理智的头脑去处理事态的民族是一个成熟的民族。他举了“911”事件的例子。在“911”事件中,就在大厦将倾,危难发生的一瞬间,除了本能的逃生外,大厦里的人们没有夺路狂奔,置他人生死于不顾,而是有秩序地疏散,把机会先让给妇女和儿童。这也使我想起泰坦尼克沉船事件。在生死关头,很多人还是把生的机会让给了船上的妇女和儿童。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谁不知生命之可贵?可就在这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很多善良的人们靠爱心战胜了本能,做出了伟大的举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船上的乐师们在危难之时,选择了留在船上,为逃生的人们和在船上的旅客平静地拉着舒缓的曲子,直到海水将他们吞噬。近一个世纪过去了,那场骇人的灾难留给人的震颤已被时光磨失和熨平,但那人们在处理灾难时的沉着和从容,那将人的爱心推至崇高境界的旋律却永远地震撼着后人。
19、下地狱后再说
英格兰大法官爱德华·瑟洛(1937一1806年)和一个主教轮流执掌授予圣职候选人牧师 职位并给予相当俸禄的大权。 有一次,在授予权该轮到谁的问题上,瑟洛和主教争执不下。最后。主教派他的秘书会 见瑟洛。秘书转告了主教的问候后说,主教相信下一次的授予权该轮到他了。爱德华·瑟洛回答说:“也请你向主教大人转达我的问候,并告诉他,在他获得授予权以前, 我要看到他下地狱。” 秘书的脸色刷地变得苍白了:“老爷,把这样的口信带给主教可是令人非常不愉快的, ”瑟洛思索了片刻,改口说:“你说得不错。那么,请你告诉主教大人,在他得到授予 权以前,我要下地狱才行。”
20、报复王储
1786年以后,约翰·威尔克斯从拥护维新转向守旧,成为王权的拥护者,因而遭受到维 新党的嘲笑,骂他反复无常。 在一次晚宴上,王储给他朗诵了一段爱尔兰作家孽利敦的讽刺小品。开头几句刚好是“ 约翰尼”是“约翰”的爱称,这段话完全是在咒骂威尔克斯,但他不动声色,伺机报复 。待王储招呼要面包时,他才有了机会。威尔克斯知道王储仇恨父王,对父王患病幸灾 乐祸,于是亲自给他送上面包,并说:“祝国王健康长寿。” “从何时起,你对家父的健康又关心起来了?”王储以嘲讽的口气冷冷地说。威尔克斯 很礼貌地鞠了一躬,回答道:“自从我有幸认识阁下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