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月食》教具设计与使用
来源:好学堂发布时间:2015-02-03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23课《看月食》,重点描述了月全食的全过程。教学中我们发现,不使用直观教具难以讲清课文涉及的月全食知识,也无法让学生建立月食中月亮各种形态变化的概念及规律。为此,笔者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出《月全食简易演示装置》,供老师们上课时参考(也可将格规格缩小,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成学具,供讲课时使用)。
(一)材料:
54×27(cm)厚纸板一块,90×12(cm)透明胶片两条,订书针两枚,4.5cm半径透明胶片(涂成暗红色)剪成的圆一个。
(二)制作:
在厚纸板上中心处画圆(半径12cm,用墨汁涂成黑色,代表地影),在圆的两边及厚纸板两侧中部开口(宽度12cm),将二条透明胶片用钉书机把左端订在一起,上面的一条于中心右侧用红油墨笔画圆(半径4.5cm)代表月球,下面一条同位置处贴上剪出的圆(暗红色,代表全食后的月亮,因月球此时还能反射一部分经地球大气散射到月球的光而致)。
(三)组装:
将透明胶片上条穿入厚纸板两侧的切口,下条穿入地影两侧的切口。将胶片推至右侧,使下条胶片上的暗红色圆藏到厚纸板之下,而上面只能看到地影左侧用红油墨笔画成的月亮。注意:上下二条透明胶片均需覆盖在地影上方。
(四)使用:
用左手捏住透明胶片左端订书针之间,慢慢向左抽动,使上下二条透明胶片上的圆同时掠过地影,即可演示出月全食的全过程。使用时可结合讲解课文边抽动边让学生看上条胶片上月亮的形态变化:像大白玉盘(月食前)---像被咬去一块似的---像小船---像镰刀---像眉毛---像细钩---像一面锣(全食时)---像弯弯的细钩---像眉毛---像镰刀---像小船---像大玉盘(复圆后)。演示完后,还可让学生看课本插图,让学生说出图中的月亮是全食前的月亮还是生光后的月亮?
注意:在地面上看月亮,规定方向为“左东右西”。向左抽动让月亮经过地影是由于月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决定的。
不难理解,月食时总是东缘先食(左侧边缘),东缘先生光。
本教具具有科学性(可正确演示月全食过程、原理和形态、月色等)、实用性(可做教具,又可缩小做成学具,还可作为玩具、艺术品收藏)、廉价性(所用各种材料均可找到替代品)、
简便性(制做简单,携带方便)等特点,弥补了立体教具(如三球仪等)的许多缺陷,值得在小学教学中推广。
(一)材料:
54×27(cm)厚纸板一块,90×12(cm)透明胶片两条,订书针两枚,4.5cm半径透明胶片(涂成暗红色)剪成的圆一个。
(二)制作:
在厚纸板上中心处画圆(半径12cm,用墨汁涂成黑色,代表地影),在圆的两边及厚纸板两侧中部开口(宽度12cm),将二条透明胶片用钉书机把左端订在一起,上面的一条于中心右侧用红油墨笔画圆(半径4.5cm)代表月球,下面一条同位置处贴上剪出的圆(暗红色,代表全食后的月亮,因月球此时还能反射一部分经地球大气散射到月球的光而致)。
(三)组装:
将透明胶片上条穿入厚纸板两侧的切口,下条穿入地影两侧的切口。将胶片推至右侧,使下条胶片上的暗红色圆藏到厚纸板之下,而上面只能看到地影左侧用红油墨笔画成的月亮。注意:上下二条透明胶片均需覆盖在地影上方。
(四)使用:
用左手捏住透明胶片左端订书针之间,慢慢向左抽动,使上下二条透明胶片上的圆同时掠过地影,即可演示出月全食的全过程。使用时可结合讲解课文边抽动边让学生看上条胶片上月亮的形态变化:像大白玉盘(月食前)---像被咬去一块似的---像小船---像镰刀---像眉毛---像细钩---像一面锣(全食时)---像弯弯的细钩---像眉毛---像镰刀---像小船---像大玉盘(复圆后)。演示完后,还可让学生看课本插图,让学生说出图中的月亮是全食前的月亮还是生光后的月亮?
注意:在地面上看月亮,规定方向为“左东右西”。向左抽动让月亮经过地影是由于月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决定的。
不难理解,月食时总是东缘先食(左侧边缘),东缘先生光。
本教具具有科学性(可正确演示月全食过程、原理和形态、月色等)、实用性(可做教具,又可缩小做成学具,还可作为玩具、艺术品收藏)、廉价性(所用各种材料均可找到替代品)、
简便性(制做简单,携带方便)等特点,弥补了立体教具(如三球仪等)的许多缺陷,值得在小学教学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