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异思维的训练--《跳水》教学反思
来源:好学堂发布时间:2015-03-03
当《跳水》一课的教学接近尾声时,学生们都认为船长的做法正确,这时一个学生的发言却引发了一段议论:有的学生认为船长的做法不一定行得通,因为课文图上画的横木,它并不在船的边上,如果孩子跳下去,没有跳到水里,而是跳到甲板上,那么高,不摔死也得摔成重伤。有学生说:“对呀,孩子又没有经过训练,怎能保证他一定会跳到不里呢”
我没有想到学生会从这个角度考虑,一时不知从何着手引导学生理解舰长的做法的正确性。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这种训练应该如何与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呢?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捕捉时机,创造性地把握教材。
学生在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时,我最初的想法是跳过去,留作课后作业,让学生想一想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孩子脱险。可进而又想,这不正是一个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好时机吗?所以我抓住教学时机,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围绕这个论题各抒己见。学生说出可能的或不大可能的解救方法就是创造训练的一个过程。接着通过讨论,排除那些不合理或不可能的解救办法之后,“船长强逼儿子跳水”这一办法才显出其现实的可行性,这是思维的集中,即符合思维,由此进一步理解船长的果敢精神。这时,再继续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孩子千钧一发之际,其他人束手无策,船长却这样沉着,能及时想出“跳水”的办法来?这样的分析综合,使学生的认识深化了一步,思维得到了发展,使他们初步意识到船长身上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通过教学反思,我得到这样的启示,符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我没有想到学生会从这个角度考虑,一时不知从何着手引导学生理解舰长的做法的正确性。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这种训练应该如何与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呢?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捕捉时机,创造性地把握教材。
学生在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时,我最初的想法是跳过去,留作课后作业,让学生想一想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孩子脱险。可进而又想,这不正是一个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好时机吗?所以我抓住教学时机,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围绕这个论题各抒己见。学生说出可能的或不大可能的解救方法就是创造训练的一个过程。接着通过讨论,排除那些不合理或不可能的解救办法之后,“船长强逼儿子跳水”这一办法才显出其现实的可行性,这是思维的集中,即符合思维,由此进一步理解船长的果敢精神。这时,再继续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孩子千钧一发之际,其他人束手无策,船长却这样沉着,能及时想出“跳水”的办法来?这样的分析综合,使学生的认识深化了一步,思维得到了发展,使他们初步意识到船长身上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通过教学反思,我得到这样的启示,符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