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行》教学设计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5-03-15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七册p39—41 认识平行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2.使学生通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
3.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
1.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
教学具准备:
1.课件
2.信纸、方格纸、彩色纸、小棒、直尺、钉子板和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 录像播放学校全景
2. 展示校园景物中的四幅照片
二、观察操作,认识平行
1.观察比较四幅照片,理解同一平面
(1) 课件演示:在花栏杆这个平面上用两条直线表示两根栏杆,在球门正面用两条直线表示两根立柱、在操场面上用两条直线表示跑道线,在球门侧面用两条直线代表球门的底柱和支杆。
观察每幅图中有几条直线?(板书:两条直线)
举例说说每组直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板书:同一平面内)
(2) 实物演示:两个长方体摞起,在同一平面上各有一条直线。
请生观察这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吗?
如果转动盒子,现在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吗?
小结:今天研究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分类比较,认识平行
(1)你能根据四幅图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吗?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可能出现:
a 有的两条直线连在一起 有的两条直线是分开的
b 有的连在一个点上
师让学生解释连接的含义
出现
(2)让学生闭眼想象平行线无限延长后仍不相交。逐步引导出相交与不相交,并相机板书。
总结并完成板书: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3)请同桌联系图意说说,如何理解互相平行?谁是谁的平行线?
过渡:生活中有没有这样平行或相交的线呢?
(4)想想做做 第1题
在图中找出哪些线是相交的,哪些线是平行的?(让学生指图说出哪两条线平行或相交)
(5)你在生活中见到过互相平行的例子吗?
过渡:我们认识的图形中有互相平行的线吗?
(6)想想做做 第2题
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各有几组平行的线段?

2.动手操作,深化平行认识
(1) 动手做平行线
①利用手边的材料,你能想办法做出一组平行线吗?
②学生操作,全班交流,展示。
可能出现:
a 在信纸上画
b 在方格纸上画
c 折
d 钉板上拉
e 小棒摆
f 用直尺在白纸上画或任意画
……
(2) 在点子图上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
①想想做做 第3题
②选择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展示。
(3)用三角板、直尺画平行线
①看书p40,理解图意,照样子自己试一试。
②汇报:说一说画平行线的方法?应当注意什么?
③每人在白纸上再画一组平行线
三、全课总结:
1.本节课你对平行有了怎样的认识?(板书:认识平行)有什么问题?
总结:平行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世界中无处不在,不仅因为它的美,更因为它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什么很多事物要排列成平行,或做成平行呢?下节课继续研究。

    更多精彩文章

    •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练习教学设计
    • 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教学设计
    • 我是这样画平行线的
    •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综合练习教学设计
    • 第七册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五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 《垂直与平行》说课稿——分类比较:感悟概念的本质
    •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评课
    • 画平行线的教学反思
    • 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商的变化规律
    • 《用三步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 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 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 加法的意义和交换律
    • 《商不变性质》教学设计
    • 三角形的认识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