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升和毫升 第2课时 认识升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5-03-15

教学内容:p.13、14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一些常见容器的实验,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课前实践准备:
1、学生自制1升的量器:
操作方法:
(1)往一个上下一样组的瓶子里倒入1升水
(2)在瓶子贴一张纸条,在1升处做上记号
(3)把纸条1升处以下的部分平均分成4份,分别做上记号
2、感觉一下1升,1/2升,1/4升,3/4升各是多少。
3、倒一倒:一升水能倒满几个纸杯?
4、估一估:选择一些容器
(1)先估一估它的容量比1升多还是比一升少。
(2)用你们的量器量一量,大约有多少升?
教学过程:
一、交流检查学生昨天回家的实践作业:
比如:1升水可以倒4杯水,可以倒20个小酒杯,可以倒2大碗……(比较小的容器)
1个电饭煲是2升多,1个大油桶是5升,一个水池30升,一个脸盆5升……(较大的容器)
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做到:(1)想象,也可用手比划该容器的大小;(2)继续补充
二、交流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
1、用自己制作的量器盛1升水,分别倒入下面的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
比如:煲的1/2,锅的差不多,脸盆的1/5
可继续让学生估一估,整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几升。
2、下面的容器里大约各能盛多少升水?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这里的4张图,可以让学生先挑一个最有把握的说,并说清楚理由。
再以此为参照,进行推算其他的容器。
也可用排除法进行,但都要学生充分说理,不能是简单的凭感觉。
四、指导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略)

授后小记:
本节课是上一堂课的延续,部分书上的内容昨天课上已经学习过,所以没教。课前我让学生按书本上的要求准备了“1升”的量器以及自带5至6个一次性塑料杯,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以及个小组的交流,学生不仅在头脑中形成了1升水有多少的表象,同时也知道了每杯水大约是多少升或毫升,为下一课时做了准备。
对于书本上的练习,由于有些实物老师难以准备所以布置学生课前在家里做了实验,在课上学生交流实验的结果,这样丰富了学生对于各种容器容量的表象,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估计能力。

课后小记:
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更多精彩文章

    • 第三单元 乘法 第五课时 探索与发现(一)
    • 北师大版第七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相交与垂直
    • 第二课时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⑵
    • 第二课时 亿以内数的写法(课标版)
    • 北师大版第七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栽蒜苗(二)
    • 《位置与方向》第四课时
    • 第四单元 图形的变换
    •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人教版新课标
    • 第七册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五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 第二课时:位置与方向(二)
    • 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 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 加法的意义和交换律
    • 三角形的认识
    • 《商不变性质》教学设计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