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教学设计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3-16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播放和欣赏甘苹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flash(见附录)。师:是什么促使她这么做的?导入“责任”(设计意图:视听结合,号召“各种感官”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二、你说我说话“责任”:
1、比一比:看哪一小组说出有关责任的句子最多?(设计意图: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找到新旧知识联系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填一填:我的责任。
3、说一说:哪些做得比较好,哪些做的还不够。
三、社会调查大展示:
在一次社会调查中,同学们发现了很多平凡而感人的事迹,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当这些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不良现象集中起来时,大家颇为感慨。以下是社会调查中记录的一些不良现象和行为:
社会身份
子女
学生
公民
社会责任
1)有些同学看到同学无辜被欺负,却视而不见,只怕招惹麻烦。
2)有些同学轮到值日时,出钱雇其他同学代劳,或是敷衍逃避。
3)有些同学考试经常作弊,甚至以技术高超为荣,沾沾自喜地“传授”给低年级同学。
4)有些同学看不起成绩不佳、家境贫寒的同学,不愿与他们交往。
5)有些同学不愿意在公开场合与在家务农的父母说话,嫌父母没地位。
6)有些同学花钱大手大脚,超前消费,相互攀比。
……
(1)这些现象看似小事,与学习无关,却可能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生活态度。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日常小事中体现的社会责任。针对上述现象,分析我们应负的社会责任。
学生分组讨论
归纳:
1)维护社会正义的责任(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2)劳动的义务(责任)
3)诚实守信
4)团结友善
5)孝敬父母
6)勤俭节约
(2)在上述现象中,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点,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见闻。(设计意图:
1、意在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反思青少年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
2、社会调查本身是对社会负责的行为。)
师:每一种身份都意味着一种责任,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还负有道义上的责任,请看
四、道义大看台:
1、出示李学生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感动了中国(见附录)学生讨论回答:李学生的行为是不是法律规定必须要做的?他的行为体现了什么?他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2、你还能说出感到中国的人物吗?(设计意图:从具体的事例中让学生感受到道义上的责任心最能体现人性的高贵和光辉,及负责任的意义。)
五、小品表演:《负起责任》(见附录)
小品中的少年负起了什么社会责任?付出了什么代价?对你有什么启示?
六、出谋划策:(见教材)
小陈该怎么办?你日常生活中也碰到过类似的问题吗?你是怎么做的?(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负责任要承担代价,需要时间精力和金钱,需要承担某些精神上的代价,还需要放弃一些个人的兴趣和利益)
七、名言赏析:
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不认真工作的人什么也不是。——[美]刘易斯
问: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八、课堂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不同的社会身份意味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在我们为别人负责的同时,别人也在为我们负责,只有我们人人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身份,人人都负起社会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