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星星的孩子》“潜底反浮”教学设计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3-16

 
【基本教法】
采用“潜底反浮”,围绕课文主旨,引导学生观察演示,理解课文内容。
【主要教学步骤 】

一、课外观察,认识事物,为理解内容作好铺垫。
布置: 让学生仔细观察两个晴朗夜晚天空中星星的情况。
思考: 从观察的结果看出了什么现象?
二、潜底反浮,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捕捉中心。
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一节,提问:
 ①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
 ② 张衡是怎样一个人?(只让学生知道是个天文学家,不作详细介绍)
 ③ 张衡是怎样成为著名天文学家的?(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学习全文)
三、图文结合,指导观察,帮助学生深探中心
1.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节。张衡数星星时的动作、神态(即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
2.指导学生学习第三节。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课外观察晴朗夜晚天空星星的情况,然后指导学生读本节课文。要求学生先想后说自己看到的情况和本节写的“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那么远”是不是一样。
四、直观演示,重点指导,促进学生理解中心。
教师用课前自制的活动星空图,结合课文第四节作演示,并重点指导学生从直观演示中明白三个问题:
 ① 星星在动,距离不变。
 ② 认识北斗星和北极星。
 ③ 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演示后指导学生朗读本节课文。
课文五、六节学生自读,教师指点。

[评:本设计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运用观察演示法,抓住课文核心——“数星星”,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其教学线路是:课外观察,认识事物——潜底反浮,激发兴趣——学习全文,引导观察。这样组织教学,使抽象的天文知识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和演示,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易于低年级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更多精彩文章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教学实录
    • 人教版二上《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 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 《假如》教学设计2
    • 《草》教学设计3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片断
    • 《找春天》教学设计6
    • 《识字二》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纸船和风筝教学实录
    • 《最好马上找到他》教学设计
    • 《月亮姐姐的新伙伴》教学设计
    • 《望庐山瀑布》教学案例分析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