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望 月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3-16
24 望 月
《望月》现代散文家赵丽宏的一篇散文,也是一篇老课文了。写的是“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亮时,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表现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文中的对话很多,很适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月亮的词语和诗句。
本文结构还是比较清楚的,紧扣“望月”,写了月下江景,比背诗句,想象月亮。可以按照于永正老师“眼中月、诗中月、幻想中的月”的思路展开教学。
一开始,可谈话激趣,由月亮为话题导入新课。那么这篇文章中谁在望月?我们随着作者和小外甥一起去江边赏月。
眼中月:江边赏月,你看到了什么美景?月亮、长江里、江两岸三个方面写了月下江景。从哪里可以感觉到月色的美丽?(清辉、晶莹闪烁、光斑在跳动、黑色剪影、隐隐约约、银色的花边)色彩美、动静相生的美,只可意会,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这种静谧的美。“剪影”学生也能联系下文的“隐隐约约”来理解,找近义词就可以解释为“轮廓”,拆词法理解为剪下来的影子,联系皮影戏来理解,我觉得都可以。学完此段可让学生用一些四字词语来赞美一下这美景。
诗中月:可以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诵读背诵这些诗句,甚至可以拓展延伸到课外。力求自然理解“清幽旷远”。眼中月美,诗中月更美。
幻想中的月:小外甥把月亮幻想成什么?(眼睛,天的眼睛)为什么这么想?重点是第二个问题。抓住“闭上了”“睁开”“睁大一次”,联系月相变化来理解。我是借助简笔画让学生来理解一个月月亮的变化的,这也为习作7作了一个铺垫。让学生体会小外甥想象的奇特。
小外甥的性格特点:“聪明好学,爱幻想”,学生理解起来并不算太困难。当然小外甥对月亮的喜爱,善于观察也是有的。
当然归根结底,本文的教学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体现一个“美”字。望月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望到了美。月下江景的美,诗中月亮的美,想象中月亮的美,而这一切又是基于我和小外甥对月亮的喜爱,否则是体会不到这种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