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课堂本来面目 真正落实减负高效

来源:乐学发布时间:2015-03-17

 
——两次执教《鲁班和橹板》第一课时有感 

4月27日,我在本校语文教研组内上教研课《鲁班和橹板》第一课时。这篇教案的原稿是两年前参加扬中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而准备的。当时接触学生的时间很短,又是借班上课,而且安排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再者我执教的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所以在揭题后安排了一个“强化初读”的块面。过程为:听课文录音——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同组内互相读课文。当时在课堂上这样做,效果很好,起到了读熟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作用。但是现在这节课,是在自己所教的班级所上的一节校内教研课。课前,老师已经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鲁班其人,若再在课堂上“强化初读”,未免有悖“减负高效”的宗旨。所以揭题后,我直接从检查预习开始,问学生通过预习,学会了什么?然后是根据学生汇报,逐步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和课文的朗读效果。所请学生都是班上的后进生,表现尚可,这才进入到正文的学习。
这节课上顺利地学完两个段落以及其间出现的生字词的理解和书写。我很高兴,同学们也学得很愉快。

    更多精彩文章

    • 减负呼唤新的“作业形式”——关于学生作业的教学反思
    • 减负减成了“差班”——一位优秀教师的困惑
    • 在阅读中激发学生写作情趣
    •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及反思
    •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反思
    • 《数金鱼》教学反思
    • 《可爱的草塘》课后反思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