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草原》教学实录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3-22

第二课时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师:这篇文章的语言相当优美,请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分析品味。
生1:本文的语言非常有意境美。描写草原的夏季节一段,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文字如诗如画,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使人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风情万种的大草原。
师:这是一种虚实相生的写法,得力于生动的修辞。
生2:作者对他所描写的景物倾注了深厚的情感。“一场新雨,跟着一阵微风,青草婆娑起来,忽摆忽动,忽俯忽仰,歌态轻柔,舞姿妙曼,巡巡碧浪卷向天边,使整个世界变得芬芳。朵朵白云似簇簇玉莲,凝结在半空一动不动,阳光拂来,绿野被戳点得深一块浅一块,而无论深浅,永远是本色。一群群棕色的马、黑色的牛、白色的羊,如同一堆堆撒落在巨大绿毯上的黑白珍珠……”作者把草原写得诗画般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绮丽风光的赞美与喜爱。
师:通过各种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这一种间接抒情的方法。
生3:“漫山遍野”、“铺天盖地”、“排山倒海”写出了草原的阳刚之美;“风姿优雅、”“亭亭玉立”,“玲珑剔透”写出了草原的阴柔美。两者结合在一起,美到了极致。
生4: “世上皆醉我独醒,万木皆绿我独艳,此为花的最高境界。无论品种之贵*,只要她能懂得在哪里开,为什么而开,就是世上最聪明的花。”,“停顿意味着死亡,需不停地奔驰”,“ 这样的草原,只会产生站着的强者与倒下去的死者,而不会产生庸者” “没有传统,就没有祖先;没有特色,就没有价值”这些句子都富有人生的哲理。
……
生5:文章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
生6:运用叠字……
生7:整散句结合……
……
象往常那样,学生不停地说下去,我的兴奋感也渐渐地淡了下去。我知道,给文章选美,尤其是美文,经过多次的训练,学生无论如何也能找出几个美点来。我思考了一会,决定终止这样浅显的教学形式,干脆剑走偏锋。
师:这篇文章,选入教材时作了一定的删改,使其尽善尽美,那么这篇文章语言还有缺点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纷纷仔细重新审读课文,那个认真劲就不用说了。经过一阵激烈的争论后,认为甚少以下两个句子在语言形象上前后不对称甚或有病句的嫌疑。
a句:“这样的草原,只会产生站着的强者与倒下去的死者,而不会产生庸者。”
b句:“这条历经中原十几个王朝修建的厚厚城墙,阻断不了来自草原急风骤雨般的马蹄声,两种文明在此进行血与火的碰撞与交融。”
师:问题提出来了,怎么修改呢?先说a句。
生1:产生后面加一个动作形象的词,增加视觉形象感。如“而不会产生跪着的庸者”。
生2:而不会产生曲膝的庸者。
生3:而不会产生点头的庸者。
生4:而不会产生哈腰的庸者。
……
师:第二句子怎样修改?
生:血与火不能交融……两种文明在此进行血与火的碰撞与水与乳的交融。
师:很好,这一节课我用一句话来总结:用一颗诗意的心去体验自然,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美丽,用一双智慧的心眼去挑剔、去精益求精。

反思: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能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所学内容及时调整,不能在表面的热热闹闹中自我陶醉,让学生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止步不前。

上一篇:鄂教版九年级上《托起草原》教案

下一篇:鄂教版九年级上册《我们的风景》教案

    更多精彩文章

    • 《陌上桑》课堂教学实录
    • 《创造学思想录》教学实录片断
    •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
    • 外国诗两首(蛔蛔与蛐蛐,夜)课堂教学实录
    • 《观舞记》教学实录2
    • 《鼎湖山听泉》教学实录与评析
    • 《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
    • 诵读欣赏《乡愁》教案
    •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 《唐雎不辱使命》
    • 《蛔蝈与蛐蛐》教学设计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