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矮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3-27
课程背景:
比较物体的高矮(或长短)是学生在学习比较中的第二项内容,本课先呈现两名学生帮助一位盲人叔叔过街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再“说一说”谁高、谁矮;接着呈现同学间彼此“比一比”身高的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观察并领悟到比身高的要领和规则,再进行实践体验;最后“做一做”则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绳子或路线的长短、书的厚薄等进行推理、判断。
教学时,选择一些生活中的情境,或者直接用教材的情境,请学生选择情境中的两样物体进行高矮(或长短)的比较。也可以在教室中组织学生开展比高矮的模拟活动,让每个学生能身临其境,直观地观察与讨论。
教学设计:
学科:数学 授课年级:一年 设计人:高华章节名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 高矮计划学时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通过直观地比较物体的高矮活动,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或长短)关系。2. 理解物体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比较、推理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掌握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比较的方法。媒体内容与形式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设计意图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昨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比较,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是在哪里?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取出一支吸管,问:这支吸管长还是短? 学生回答。2让学生对高矮(长短)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探究1、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两支吸管,引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2、出示课题,明确目标。3、明确比较的要求。(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3)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观察并回答 15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巩固与拓展1、指导看图p16(投影):图上有什么?2、看图找一找比较这些事物的长短或高矮。3、练习p17。(1)看图长的画√,短的画o。(2)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4、小结。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高矮的,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 5、课本p18练一练老师读题指导看图,再集体订正,并说出理由。)(训练学生说出比较的结果:xx比xx长、xx比xx短、xx和xx同样长或xx比xx高、xx比xx矮、xx和xx同样高。) 10学生从具体情境出发,会进行多个比较。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把你的收获讲给家长听。 3 板书设计 高矮 ( )比( )高 ( )比( )矮 (长短、胖瘦、粗细、水平)教后反思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