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一课时 6、7的认识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3-27
第一课时 6、7的认识
学习内容:教科书p42—43 6、7的认识及p48第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6、7,掌握6、7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及组成。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及迁移类推能力。
3、结合主题图、插图对学生进行爱劳动、关心集体的思想教育。
教学具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小棒、教学挂图
预设流程:
一、复习:
1、按顺序数数
2、填数: 0 1 ( ) 3 ( ) 5
二、导入:
1、说说生活中的数:“我今年7岁了,我家有3口人”等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数中的6和7”
(教师板题:6、7的认识)
三、新授:
1、认识6、7:
(1)看挂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什么?
(2)图上画了几个学生?(板书:6)
(3)请小老师教写6,写6要注意什么?大家一起书空6。
(4)说说图上还有什么可以用数字“6”表示的?
(5)教室里有几个人?(7个人)他们都在做什么?教师适当进行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6)图上还有什么可以用“7”表示的?教写7,书空7。
(7)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用6、7表示的?
(8)动手摆小棒,用6根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加一根是几?你用7根小棒又能摆出什么?比一比谁摆的图形多。
2、教学8、7的顺序:
(1)看计数器,一个一个拨,学生说是几,拨到5再拨一颗珠子表示几?再拨一呢?
看计数器,6和7比,你发现了什么?
(2)看尺子上的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摆数字卡片,1—7按顺序摆,再读一读,正数倒数各一遍。
(4)玩猜数游戏,6前面是谁?7前面是谁?5后面是谁?
3、比较数的大小
4、看金鱼图,观察并回答问题,再动手填一填。
5、做一做:练习七第2、3题。
四、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学习内容:教科书p42—43 6、7的认识及p48第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6、7,掌握6、7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及组成。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及迁移类推能力。
3、结合主题图、插图对学生进行爱劳动、关心集体的思想教育。
教学具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小棒、教学挂图
预设流程:
一、复习:
1、按顺序数数
2、填数: 0 1 ( ) 3 ( ) 5
二、导入:
1、说说生活中的数:“我今年7岁了,我家有3口人”等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数中的6和7”
(教师板题:6、7的认识)
三、新授:
1、认识6、7:
(1)看挂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什么?
(2)图上画了几个学生?(板书:6)
(3)请小老师教写6,写6要注意什么?大家一起书空6。
(4)说说图上还有什么可以用数字“6”表示的?
(5)教室里有几个人?(7个人)他们都在做什么?教师适当进行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6)图上还有什么可以用“7”表示的?教写7,书空7。
(7)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用6、7表示的?
(8)动手摆小棒,用6根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加一根是几?你用7根小棒又能摆出什么?比一比谁摆的图形多。
2、教学8、7的顺序:
(1)看计数器,一个一个拨,学生说是几,拨到5再拨一颗珠子表示几?再拨一呢?
看计数器,6和7比,你发现了什么?
(2)看尺子上的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摆数字卡片,1—7按顺序摆,再读一读,正数倒数各一遍。
(4)玩猜数游戏,6前面是谁?7前面是谁?5后面是谁?
3、比较数的大小
4、看金鱼图,观察并回答问题,再动手填一填。
5、做一做:练习七第2、3题。
四、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更多精彩文章
- 第一册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八课时 10的认识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全部课时教学反思
- 8和9的加减法 教学案例
-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第五课时: 加法的初步认识
-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二课时 比大小、第几
-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 第一册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十四课时 加减混合(2)
- 第一册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九课时 10的加减法
- 第二单元 比一比 第一课时 比多少
-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第十课时: 0的认识和加减法
- 《8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 “找规律”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 "倍"的初步认识
- 准备课(同样多 多些 少些)
- 7的乘法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