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诗两首 表格式教案(《池上》《小儿垂钓》)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3-27

新授课 2教学日期第十七周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小儿垂钓》,丰富古诗积累。教具学具幻灯片          教学活动内容与主要问题的设置学生活动方式教师活动要点及教学意图第一课时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1、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回忆诗句  交流诗句   读题,理解题意    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池上指导理解题意                     教学活动内容与主要问题的设置学生活动方式教师活动要点及教学意图4、学生齐读题目。5、简介作者白居易。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2、检查初读情况。(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②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2)齐读诗歌(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2)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①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简介作者  自由读诗 指名读  交流   理解诗意 指名说  边读边想 交流   出示初读要求 及时正音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古诗后,简单说说内容。  鼓励学生动手解决遇到的难题。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更多精彩文章

    • 古诗《渔歌子》教学设计
    • 《古诗词三首》快乐练习:基础知识训练
    •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习题精选)
    • 《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教案
    • 《古诗词三首》教学建议1
    •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教学简案
    • 《江畔独步寻花》——古诗五步教学法尝试
    •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 小儿垂钓
    • 古诗两首 教学反思
    • 《江南春》与《春日偶成》教学思考
    • 《西湖的“绿”》教学设计
    •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
    •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