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教学反思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5-03-28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教学时我很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揣摩文本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积极为学生建构与文本、作者对话的时空;一方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
 樟树的“高贵”又可以从哪里看得出来?出示:
 ②“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③“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交流这些句子时,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悟。可以围绕樟树香气的作用及持久性来品读每句话,每个词语。
 相机板书:高贵:拒虫、香气永久保持
 启发感悟:课文写的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樟树与宋庆龄有什么联系吗?继续追问:文章写樟树的处形和内在的品质,这与宋庆龄有什么关系呢?这一下子,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
 我又问,知道宋庆龄的请举手。
 这时候我适时地读了一段与课文紧紧相连的文字读给学生听,问:你听明白了什么?
 然后,我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让他们说说感受。
 有的说宋庆龄很清秀。
 有的说相片中的她很高雅。
  有的说看起来她很高贵。
 有的说她很温柔慈爱。
 我顺势简要介绍了宋庆龄的生平事迹,让她的形象在孩子的心中明晰起来。
 然后我问孩子,现在你们明白了吧,文中樟树与宋庆龄的关系了吧?
 孩子情感的闸门被打开了:
 有的说宋庆龄的精神就像樟树一样四季常青。
  有的说宋庆龄像樟树一样让敌人畏惧。
 有的说宋庆龄就是一株高大的樟树。
  树如其人!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
 这时,我再让他们齐诵最后的一段。
 感情可想而知!
 再组织交流,寻找樟树与宋庆龄之间的相似之处。学生很快找出答案:
 樟树蓬蓬勃勃————宋庆龄的精神蓬蓬勃勃
 樟树拒虫,香气永久保持————宋庆龄坚强不屈,一生正气
 樟树有高贵的木质————宋庆龄有高贵的品质
 相机板书:宋庆龄,精神蓬勃、坚强不屈、一生正气
  教学随想: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所以,应当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应当重视语文的积累和感悟作用。就这篇课文本身而言,通过品读,我们既要感悟到樟树拒虫、永久保持香气的高贵之处,又要品味出宋庆龄精神蓬勃、坚强不屈、一生正气的高贵品质。这个教学环节,借助课外补充阅读资料,意在唤醒沉睡于学生内心的精神食粮,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而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更多精彩文章

    •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反思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案及教学反思
    •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学反思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
    • 《独坐敬亭山》教学反思
    •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反思
    • 《黄继光》教学反思
    •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
    • 四年级下册《麦哨》教学反思
    • 《散落的钞票》教学反思
    • 《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
    •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 《江南春》与《春日偶成》教学思考
    •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 《西湖的“绿”》教学设计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