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3-2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婆、绿、邻、居”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大屏幕出示蝈蝈图)这是什么?出示:“蝈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蝈蝈的故事。揭示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2.教学“盲、婆”。
   3.质疑。你们看了这个题目,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过渡:课文是一首叙事诗。现在我们来读课文,想一想,文中有没有把大家想知道的事情,告诉我们?
   1.听课文录音朗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交流。(1)蝈蝈是谁送的?(2)为什么他送蝈蝈给盲婆婆?
   4.小结。
  三、教学生字。
  1.出示蝈蝈图,这只蝈蝈是什么颜色的?大屏幕出示“绿”,拼读lü。
    提问:你觉得“绿”字哪儿最容易写错?
    用“绿”组词并说话。大屏幕出示:
     绿
     绿色
     ______是绿色的。
     绿()_________
   2、教学“邻居”。大屏幕出示:
    邻居
    我的邻居家有_____________。
    邻居之间要。
   3、教学“乐、喜”。大屏幕出示:
    乐呵呵喜滋滋
    笑
    爷爷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
   4、巩固练习。
    (1)读生字。
    (2)读词语。
  四、练读课文。
    过渡:刚才这些生字,小朋友读得很准确。学了这几个生字以后,你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吗?
    1.学生先自由读,同桌互相听。
    2.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来。
  五、写字指导。
    过渡:请大家翻开《习字册》,观察一下,怎样在田字格里把下面几个字写得漂亮呢?
    (大屏幕出示生字:婆绿邻居)

   1.分析字形。
   2.范写。
   3.学生描红。
   4.评价交流。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两个方面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思想:一是在识字教学的时候,把字、词、句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识字和语言的表达能力,突出了学习的综合性;二是引导学生读题、审题,自己确定学习的目标,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更多精彩文章

    •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实录片段
    • 《有趣的发现》第二课时导学案
    • 月亮湾教案(第二课时)
    •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画风》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 《我选我》教学案例
    • 《称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案例
    • 11.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
    • 《看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望庐山瀑布》教学案例分析
    • 《最好马上找到他》教学设计
    • 纸船和风筝教学实录
    • 《月亮姐姐的新伙伴》教学设计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