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建议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5-04-01

1、教学《题西林壁》时,要突出“横”“侧”“远”“近”“高”“低”几个字,体会诗人在庐山时,每到一个地方都在仔细地观察、欣赏。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到,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见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所以诗人才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如《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教学《游山西村》,应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淳朴热情、乡间的风光习俗,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2、在理解诗意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语言,如“山重”与“柳暗”,“水复”与“花明”,“疑无路”与“又一村”的对偶,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节奏美。

  3、指导朗读两首古诗时,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如,《题西林壁》中的“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比如,“远”稍强,“近”“高”强,“低”又是稍强;或“远”稍强,“近”稍弱,“高”稍强,“低”稍弱。“真”“只”要读作重音。

  4、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多读几遍,很容易熟读成诵。在默写古诗时,应提醒学生注意把字写正确,特别是容易写错的字,如“壁、缘”。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可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师可作如下启发:

   ⑴ 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⑵ “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⑶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古诗名句。如:“昨天晚上,我在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尽管不断思考,反复计算,还是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爸爸走过来,给我做了指点,我很快就解出了这道难题。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更多精彩文章

    • 古诗《渔歌子》教学设计
    • 《古诗词三首》快乐练习:基础知识训练
    •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习题精选)
    • 《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教案
    • 《去年的树》教学建议
    • 《古诗词三首》教学建议1
    • 《桂林山水》教学建议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建议
    • 《秦兵马俑》教学建议
    •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教学简案
    •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 《江南春》与《春日偶成》教学思考
    • 《西湖的“绿”》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