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巫》教案3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5-04-01

学习重点: 
1、理解本文主旨:自欺欺人,其结果先害人,后害已。 
2、体会人物的形象塑造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到底世界上有没有神,有没有鬼?(鬼避姜三莽的故事)为什么人们惧祌怕鬼?今天我们学习方孝孺的《越巫》,看看越巫是如何装神弄鬼,最后被鬼吓死的。 
二、学生朗读课文,当堂翻译 
三、有关字词 
禳:ráng,以祭礼消除灾祸的一种活动。 
馔:吃喝 。赀:钱财。诿:推托。诞:荒诞。瞷:偷看。 
岑:头胀疼。粟:抖。亟:赶快 
四、点名翻译,随即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本文是一篇简短的寓言,全文以记叙的笔法写成。通过讲故事而说明道理,所讲的道理在今天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1、文章开篇点出“自诡善驱鬼物”的越巫,这个人怎么样呢?他“立坛场,鸣角振铃,跳掷呼叫,为胡旋舞”本来是自己塑的木偶,自己编造的谎言,可是久而久之,连越巫自己也“终不自信其妄”,而且向人恒夸海口,引出了下面的恶少年的恶作剧。 
2、恶少年的恶作剧共三次,越巫也就遇到了三次沙石。看看越巫每次遭到沙石袭击行为神态是怎样的?找出原句。 
第一次:自以为真的能驱鬼,“即旋其角,且角且走”,但心里非常害怕“心大骇,首岑岑加重,行不知足所在”虽然自以为能驱鬼,但也乱了方寸。 
第二次:这时虽然还鸣角,但是“角不能成音”,虽然还行走但“走愈急”可见心里的惊骇更加严重了。 
第三次:“手栗所慑,角坠铃坠”而且是大叫着行走,不管有什么响动,都以为是鬼来了。心惊胆颤,疑神疑鬼,恐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3、那么越巫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他大哭敲开家门“舌缩不能言”,最后“胆裂”而死。恶少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越巫呢?只落得自食其恶果的下场。 
骗人者没有真才实学,却到处招摇撞骗,自欺欺人,其结果必然是先则害人,最后害已。 
附板书: 
    (馔酒食持赀)      
  ╱鸣角振铃            1、即旋其角 且角且走 心大骇 
骗人  跳掷呼叫   →自食其果 2、角不能成音走愈急复至前复如初 
  ╲ 为胡旋舞            3、手栗气慑角坠铃坠号求救于人甚哀 
     (诿以他故) 
害已:胆裂而死 

骗人者自食其恶果,最终害已。

    更多精彩文章

    • 《未选择的路》教案1
    • 《愚公移山》教案3
    • 苏教版《〈雪〉四人谈》教案
    • 苏教版《呼兰河传(节选)》教案2
    • 苏教版《呼兰河传(节选)》教案
    • 《陈毅市长》教案5
    • 《陈毅市长》教案4
    • 《陈毅市长》教案3
    • 《陈毅市长》教案2
    • 《陈毅市长》教案
    • 《蛔蝈与蛐蛐》教学设计
    • 《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
    • 《唐雎不辱使命》
    •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 诵读欣赏《乡愁》教案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