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魅力》课前、课后参与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03
有效的课前、课后参与,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开阔空间,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内容与生活更接近,令其鲜活、充满吸引力,从而使学生更加爱学语文。
在《语言的魅力》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便充分发挥了课前、课后参与的优势。对于“魅力”的理解,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查字典,固然是一种理解词义的办法,但是能背词义的孩子并不一定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魅力的事物随处可见。因此,在课前,我请同学们观察生活,到生活中去寻找你认为有魅力的事物。于是,学校、公园、街道……便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上课了,我请同学们谈一谈你认为什么最有魅力。问题刚一提出,一双双小手便迫不及待的举了起来。有的说祖国美丽的河山最有魅力,有的说优秀的电视节目最有魅力,有的说我讲的课很有魅力,还有的说,学校里贴的环境警示语最有魅力…… 在他们描述的过程中,“魅力”已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包容着孩子的情感的具象的事物。还用背词典吗?孩子们正在用他们的眼睛发现 “魅力”,用他们的心灵感受“魅力”,用他们的语言表达“魅力”。事实上,在一些同学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能从标语、警示语、文章中去寻找“魅力 ”,这说明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初步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在这个基础上,我很容易便由此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
课文学完,我并没有急于收兵。有句话说的好:“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教学的外延就有多大。”课堂上,学生从课文的描述中深切的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那么,能不能让学生从被动的感受者转化为主动的创造者呢?生活中到处有有魅力的事物,生活中也需要有魅力的语言。于是,我创设情境,请学生为插图配上有魅力的警示语。在我的建议下,同学们四人一组,开动脑筋,每人都想出至少一条认为有魅力的警示语,而后小组讨论,通过修改、筛选,确定出本组认为最有魅力的警示语在全班交流。大家互相启发,别看他们只是些10岁左右的孩子,设计的警示语可非同一般。“花草无语,人应有情。”对仗工整,告诉人们要爱惜花草;“滴答滴答,时间匆匆走过,一去不复返;滴答滴答,水滴默默流走,再也不回头。”告诉大家要像珍惜时间那样珍惜水资源……这一句句有魅力的语言充满了智慧。见到学生兴趣浓厚,我乘胜追击,布置了一个特殊的课后参与作业: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警示语宣传卡。这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忙开了。有的负责设计,有的搞绘画,有的书写,有的上色,忙得不亦乐乎。终于一张张精美的警示语宣传卡被展出在教室门前的展板上,吸引了众多老师、学生和家长前来观看。在班干部的带领下,同学们还评选出了本次活动中最有魅力的宣传卡。那张卡上,一朵朵鲜花绽放着笑脸,绿油油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跳着欢快的舞蹈。前面一个警示牌上醒目的写着:“贤人免进”。下边一行小字:“贤人,指那些品德高尚的人。你想做贤人吗?”多么富有创意!正是丰富多彩的课后参与活动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潜力不断的得到激发,从而真正的会学语文、活学语文、乐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