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我不是最弱小的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04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会用“芳香扑鼻”“闷热”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学习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教学重点第4自然段中妈妈的答话和第8自然段中萨沙的反问是重点。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习课文1-2自然段。初步感受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4、我不是最弱小的》,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课题中的“我”指谁?2、检查自读情况。(1)认读新词。闷热 聊天      附近 旁边蔷薇 娇嫩 纤弱 芳香扑鼻(出示课文插图理解)滂沱大雨          大雨如注(2)交流思考题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1、假日里,父亲、母亲、托利亚、萨沙一起去森林玩。在下雨前,森林里的景色如何,他们一家又干了些什么?自己读读第2自然段的第一到第三句话,从中你感受到些什么?(1)森林里是那么美好。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林中景色很美)练习朗读。(2)母亲和孩子们坐在草地上聊天,父亲在旁边聚精会神地看书。(一家人多么快乐、和睦。)练习朗读。2、此时,突然雷声大作,先是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他们一家人分别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四、作业1、朗读课文。2、抄写新词。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学习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正当萨沙一家在森林中聊天、看书时,突然雷声大作,先是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他们一家人分别是怎么做的呢?出示: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沙。练习朗读。二、学习3-8自然段1、萨沙见爸爸妈妈这么做,却是怎么也不明白,那妈妈是怎么解释的,听了妈妈的话,萨沙又是怎么做的?小小组自由分角色朗读3-8自然段。2、指名一组同学读,师生评议。3、继续练习朗读。3、如果你是萨沙,你会怎么做呢?并说说为什么。三、作业1、朗读课文,完成练习3的造句。    2、生活中,你是最弱小的人吗?把这个小故事写下来。

    更多精彩文章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 我不是最弱小的 积累与运用
    • 往前走一步,就是创造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思考
    • 7我不是最弱小的(特级教师薄俊生教学赏析+AB案)
    • 着力语言,突出重点──《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谈
    •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一课时实录)
    • 自主合作 读中体验──《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案例
    • 《我不是最弱小的》文本解读
    • 扣响心灵深处沉睡的关爱──《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谈二
    • 《我不是最弱小的》探究活动
    • 纸船和风筝教学实录
    • 《月亮姐姐的新伙伴》教学设计
    • 《最好马上找到他》教学设计
    • 《望庐山瀑布》教学案例分析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