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注重教会学生学习——听《莫高窟》后反思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04

在2007年11月23日下午第一节课,我校举行了五年级语文试验课,由庞爱民教师任教。听课后使我深有感触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会学生学习,下面从两方面来谈。
一、教师注重学法的指导。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第二自然段,先让学生总体感知彩塑的特点,再引导学生研读每句话,了解句子的内容,特点及在段中的作用,特别是认识排比句。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该段的构段方式,即总体描写、局部描写的方式。在学生领会了这种方式后,由于第三自然段跟第二自然的构段相同,庞老师就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掌握内容,到课结束时,还安排了一道课处题,即用“总——局”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这样做就体验了课标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理念。
二、善于挖掘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说话能力。
     语文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善于挖掘课文内容,学生就会容易掌握内容,甚至透彻理解,使自己融入文本之中。在庞老师执教的《18、莫高窟》一课可以看到这一作用,如学习第二自然段抓住“啧啧叹之”教师引导学生“假设自己也是一名游客,看到这些彩塑,你会发出什么样的感叹?”请学生起来说,说出了不同感叹的话语,这就让学生融入文本中,从而产生对彩塑的喜爱之情。又如:在教第三自然段,针对“飞天”的神态,再引导学生想像“你还能说出飞天的其他神态吗?”让学生再说出飞天的神态,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想像能力,表达能力等。
     因此,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苦下功夫,就能教好每一节课,并且让学生喜欢语文。

    更多精彩文章

    • 18 《莫高窟》预习导案
    • 语文五上18课《莫高窟》小练习
    • 18、莫高窟练习设计
    • 莫高窟教学设计
    • 《莫高窟》第一课时
    •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莫高窟》教学设计
    • 发挥主体作用 注重实践体验——《莫高窟》教学设计及评析
    • 11《莫高窟》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 人教第十册《白杨》教学设计
    • 《南泥湾开荒》阅读练习
    • 《月光曲教学设计》
    • 《我也是普通一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