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和乌鸦》教学简案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06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狐狸说的三次话及乌鸦受骗上当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森林里,住着这样一对邻居,一直好吃懒做而又狡猾在狐狸(出示词,读好轻声,理解“犭”),还有一直我们的老朋友,那就是乌鸦(板书),乌鸦在古代时,只用一个“乌”表示,乌鸦也是鸟,为什么没有眼睛呢?看图猜一猜原因。
2.其实,据研究乌鸦是除人类以外具有第一流智商的动物,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鸟,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和乌鸦有关的故事吗?没错,就是《乌鸦喝水》,瞧,它多聪明,可以自己想出好办法喝到水呢!
3.这一天,它们凑在一块儿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狐狸和乌鸦》,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孩子们,让我们打开书,一起来读一读故事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你能有几句话说一说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三、精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小节
2.狐狸来到了大树下,看到了谁?叼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表演一下吗?
3.狐狸看到了肉,心里会怎么想?
4.狐狸心里是这么想的,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相机学习“馋得直流口水”
5.谁来美美地读第一小节
6.狐狸这么想吃这块肉,后来是这么弄到肉的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2、3、4、5小节,读的时候,可以用“—”划出狐狸的表情动作和说的话,用“~~~”划出乌鸦的反应。
7.出示2~5小节,指导朗读。
8.反馈汇报,狐狸说了几次话?狐狸是怎么说的?
9.狐狸又是赔着笑脸,又是摇着尾巴,它为什么要讨好乌鸦呢?从哪儿看出来它是在打肉的主意呢?
10.是呀,难怪说了这么多好听的话,原来是想得到乌鸦口中的肉呢?谁能连起来读一读狐狸的话?
11.我们一起来演一演这只狡猾的狐狸。
12.那乌鸦又是什么反应呢?为什么乌鸦钱两次没有回答?是呀,我们来看,如果这就是肉,我们的手指就好像是乌鸦的尖嘴,用手捏住就像乌鸦用手叼着,只要我们手一松,像乌鸦一开口一样,肉就会一掉下来了。
13.为什么第三次它就张嘴了呢?(爱听好话)
14.我们再来看看第三次狐狸是怎么说的?谁来读一读?
四、启发道理
1.听了狐狸的话,乌鸦心情怎样?它得意什么呢?
2.难怪它得意呢!可是,狐狸说的话到底是真是假呢?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眼珠一转,馋得直流口水,一溜烟)
3.虽然狐狸说的是假话,可聪明的乌鸦还是上了当,它 的心情怎样?(气谁?还会气谁?会不会气自己?)
4.我们一起来送给乌鸦一句名言,告诉它以后别再因为爱听好话而上当受骗了。
5.布置课后作业,小练笔《肉被骗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