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水墨画》教学反思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5-04-09

正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觉得诗歌教学运用词理论也非常有效。诗歌作为语言凝练,情感蕴含丰富的一种文体,没有什么方法比情感朗读更加有效地体味诗歌的味道,相比那些细细的分析来说,诵读才是诗歌教学的正道。
在教授《童年的水墨画》一文中,我首先紧紧扣住了诗歌的题目“水墨画”,以艺术相通的理由,跟学生说“我们上一节诗意的美术课”。学生顿时愣住了,却又有点兴奋,都充着期待。在师生互动交流“画画的步骤和注意的事项”中,我获得了许多的资源,有学生说“画画要先拟定一个背景图”,有的说“画画要突出重点表现的景物”,“画画要根据心情用不同的色彩”“要有细节的描写”······答案丰富多彩,也中了我的“圈套”。其实我就是想让他们用喜欢的美术去学习《童年的水墨画》,去感悟作者的画,以及画中的情。我简单几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画框,并让同学们思考“用刚刚分析的画画的理论,来想想该往这三副童年的画中添上什么景致?”这一步其实是让学生读懂诗歌的大意,第一次引入了读诗歌的阶段。
  然而,这仅仅是从了解诗歌大意层面出发的,而更深的层面在于觉得这三副画中的情。于是我在本节课上又渗透了一个“诗情画意”的概念。引导道:根据同学们刚刚对诗歌大意的感知,我们基本完成了“画意”的了解,然而“诗情”也就是作者表现的情感却有待发掘。进而学生通过一遍一遍有感情的朗读,其中包含了我的正确、错误示范朗读的比较,引导他们发现朗读应该注意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知道为何这样读。因此在这一系列多形式的朗读中,学生自己也能够抓住一些 “诗眼”读出感情了。

    更多精彩文章

    • 练习4口语交际“小小新闻发布会”教学反思
    •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 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
    •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 《童年的发现》教学案
    •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
    • 《牧童》教学反思
    • 《 窃读记》教学反思
    • 《童年的发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 人教第十册《白杨》教学设计
    • 《南泥湾开荒》阅读练习
    • 《我也是普通一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 《月光曲教学设计》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