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阅读 加深理解――《古诗两首》导读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11
“爷爷,我们今天又学习了两首古诗。”放学回到家,小诗迷明明就忙着向爷爷汇报。爷爷正在浇花,听到明明的叫声,忙走过来询问。原来爷爷也是个古诗爱好者,而且对古诗很有研究,明明叫他万诗通爷爷。
爷爷:“明明,今天学的是哪两首古诗呀?”
明明:“一首是宋朝诗人叶绍翁写的《夜书所见》,还有一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爷爷:“噢,爷爷知道这两首诗的,那我来考考你,你说说这两首诗是抒发诗人什么思想感情的呀?”
明明:“这两首诗都是抒发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
爷爷:“那除了这点相同外,你还发现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明明:“这两首诗都是在秋天写的,从“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就可以看出《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在秋天写的,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题目直接告诉了我们这首诗也是在秋天写的。”
爷爷:“看来明明读诗还是蛮用心的,那你再说说这两首诗不同的地方又在哪儿呢?”
“这……”明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这我没看出来。爷爷,您快给我说说吧!”
“好的,你听好了。”爷爷慢条斯理地说起来,“首先是两首诗写作的方法不同。《夜书所见》是通过描写秋天夜晚的景色,来抒发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却没有描写景物,而是直接抒发思念家乡的情感。其次是两首诗的作者在写诗时的心情不太一样:叶绍翁当时的心情虽然有些孤独郁闷,但是因为看到灯火,料想孩子们在捉蟋蟀,所以想起自己的童年生活,郁闷之中又觉得很亲切;而王维因为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又赶上重阳节,想起家人,所以感到很孤单,心中很难过。”
明明:“听爷爷说了它们的不同,我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就更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