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教后感思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14
我是把这节课当作研究课来上的,目的在于抛砖引玉,能够引起听课教师的争鸣,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看用这种方法上语文课究竟行不行,同时,也希望能够利用这次机会大胆实践一下自己早已有之的教学设想,并能得到专家指点。
这节课上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感思:
1、原创性。《秋声赋》在其它版本的教材里未选,所以没有任何现成的教学用参考资料,之所以选讲这篇课文,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在于可以自己逼着自己白手起家,自设炉灶,辛苦是肯定的,但自我锤炼的力度和效果也是明显的。在备课的过程中,许多原本模糊的、感性的认识和想法逐渐沉静下来,变得清晰、理性,可行性也明朗起来。这愈发坚定了我一定要上好这节课的信心!
2、创新性。以往在不同的场合听过许多节语文课,听课时我常常换位思考:如果是我,我该怎么上;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怎么上。这样,就自以为发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不少教师的讲课没有深度和新意,没有自己的学术思想和个性(或许原本也有,却不敢贸然在公开课上展示),缺少人文气息与魅力,课堂氛围表面的“虚假繁荣”难以保障上课质量的落实。二是教师讲课程式化,仿佛大家不约而同的一定要遵循某种套路,不难设想,长时间带领学生用固定的方式解读课文,会不可避免的束缚学生的思维多样性,这是很可悲的,也许,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学科地位很差和以上两点不无关系,所以,我主张能够用一些新的思路、新的角度来观照文本,那样,就会柳暗花明,获取新的教学灵感。以这节课为例:我尝试采用从哲学和美学两个层面来构建教学框架,强调教学的深度、广度和审美动能,强调对学生独立鉴赏能力与方法的培养,并相应介绍有关哲学、美学原理,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研读新天地。
3、启示性。很早就想和各位语文同仁交流这个问题。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等同。如果我们的每节语文课都能或多或少地带给学生一些启示,使他们能够从课堂上得到某种豁然开朗的精神愉悦,使他们能够在生活的量的积累上产生思想认识的升华,并能将这种课堂体验延伸到课外,那该多好!启示性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思想认识和审美能力的前提,没有启示性的课堂我认为学生取不到“真经”,是很可悲的。基于此,这节课在设计上我强调了“文质哲”文章学习“万能三角”的普遍性,“起承转合”基本写作思路的可操作性,以及对文章主题把握的多义性,让学生能够领悟并初步掌握最简洁有效的学习方法,从收获中得到启示:只要掌握了学习规律就会事半功倍,学习就会变得轻松、高效,从而善学、乐学。我想借这节课向学生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只要认真钻研和实践,就会找到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另外,如果是公开课或研究课,一定要让听课的老师能从执教者的教法上得到某种启示(利弊互现),这样才更易于产生争鸣和讨论,才能切实提高我们的教研质量。
4、不足:课文的主题多义性我先行列出三条,让学生选择验证,从实际效果看:一是如果放手让学生总结出这三条,再自行验证,那样教学过程会更显圆润。二是肯定还有其它见解,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没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开来,总觉得不过瘾。另外,精心设计的四个研究性课题和“起承转合为什么这样美”的美学规律研讨(原本设想应为本课的一个亮点)也因时间关系未能进行,殊为遗憾。
以上拙见,遗笑于大方之家,还望不吝赐教,万分感谢!
这节课上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感思:
1、原创性。《秋声赋》在其它版本的教材里未选,所以没有任何现成的教学用参考资料,之所以选讲这篇课文,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在于可以自己逼着自己白手起家,自设炉灶,辛苦是肯定的,但自我锤炼的力度和效果也是明显的。在备课的过程中,许多原本模糊的、感性的认识和想法逐渐沉静下来,变得清晰、理性,可行性也明朗起来。这愈发坚定了我一定要上好这节课的信心!
2、创新性。以往在不同的场合听过许多节语文课,听课时我常常换位思考:如果是我,我该怎么上;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怎么上。这样,就自以为发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不少教师的讲课没有深度和新意,没有自己的学术思想和个性(或许原本也有,却不敢贸然在公开课上展示),缺少人文气息与魅力,课堂氛围表面的“虚假繁荣”难以保障上课质量的落实。二是教师讲课程式化,仿佛大家不约而同的一定要遵循某种套路,不难设想,长时间带领学生用固定的方式解读课文,会不可避免的束缚学生的思维多样性,这是很可悲的,也许,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学科地位很差和以上两点不无关系,所以,我主张能够用一些新的思路、新的角度来观照文本,那样,就会柳暗花明,获取新的教学灵感。以这节课为例:我尝试采用从哲学和美学两个层面来构建教学框架,强调教学的深度、广度和审美动能,强调对学生独立鉴赏能力与方法的培养,并相应介绍有关哲学、美学原理,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研读新天地。
3、启示性。很早就想和各位语文同仁交流这个问题。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等同。如果我们的每节语文课都能或多或少地带给学生一些启示,使他们能够从课堂上得到某种豁然开朗的精神愉悦,使他们能够在生活的量的积累上产生思想认识的升华,并能将这种课堂体验延伸到课外,那该多好!启示性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思想认识和审美能力的前提,没有启示性的课堂我认为学生取不到“真经”,是很可悲的。基于此,这节课在设计上我强调了“文质哲”文章学习“万能三角”的普遍性,“起承转合”基本写作思路的可操作性,以及对文章主题把握的多义性,让学生能够领悟并初步掌握最简洁有效的学习方法,从收获中得到启示:只要掌握了学习规律就会事半功倍,学习就会变得轻松、高效,从而善学、乐学。我想借这节课向学生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只要认真钻研和实践,就会找到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另外,如果是公开课或研究课,一定要让听课的老师能从执教者的教法上得到某种启示(利弊互现),这样才更易于产生争鸣和讨论,才能切实提高我们的教研质量。
4、不足:课文的主题多义性我先行列出三条,让学生选择验证,从实际效果看:一是如果放手让学生总结出这三条,再自行验证,那样教学过程会更显圆润。二是肯定还有其它见解,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没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开来,总觉得不过瘾。另外,精心设计的四个研究性课题和“起承转合为什么这样美”的美学规律研讨(原本设想应为本课的一个亮点)也因时间关系未能进行,殊为遗憾。
以上拙见,遗笑于大方之家,还望不吝赐教,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