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课文理解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17

阅读提示:

作者汪晓洁,本文讲述了一位14岁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与中国的同龄人相比,他们的父母一般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远门,从而说出了中外教育的不同:中国的孩子从小依赖性强,是家里的宝贝,一般由爸爸妈妈带他们一起玩。而德国的孩子从小独立生活能力很强,见多识广,知识丰富。

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写“我”认识了德国小姑娘乌塔,知道乌塔独自一个人游欧洲的故事,表现了这个少年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

写作特点:

1、抓住人物的特点,突出描写。

  2、个性化的语言,蕴含深刻的哲理。

结构分析: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讲“我”在罗马一个旅馆里结识了德国小姑娘乌塔。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讲回旅馆后“我”与乌塔交谈。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讲第二天,乌塔同我告别并告诉我要挣钱去中国旅游。

    更多精彩文章

    • 父亲的菜园课文
    • 四级上册 第27课 乌塔 教案
    • 给予是快乐的课文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简说
    • 四年级语文上乌塔教学设计
    • 《乌塔》教案 三
    • 卡罗纳课文
    • 《猫》课文简说
    • 《乌塔》教案设计
    • 牧场之国课文
    •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 《西湖的“绿”》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
    • 《江南春》与《春日偶成》教学思考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