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22
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通过描写景物来来抒发感情的特点。
2、感受课文所赞颂的中华民族朴质、坚强、力求上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3、让学生通过联想,掌握文章所写景物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写景的语句,把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文章第四部分是文章的重点。
3、今天学习白杨树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作业:1、查阅、积累字词(难写、新学的)
2、查找资料(写作背景、作者简介)
3、看课文质疑
4、推荐文章(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不同作者的同类文章)并简单写出推荐理由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我们先听一听同学读了本文后的感受。
生:作者描写的白杨树是那样的朴质、坚强,那样的不平凡。使生活在南方的我,真想亲眼看一看白杨树的风姿。
师:好我们满足同学们的愿望,(边切换幻灯片边说)大家对照图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白杨树的段落。
生:第5节。
二 师: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这一段。
生齐读。
师:作者只是在赞颂白杨树吗?
生:不是。实际上是在赞美人。
师:对。作者写树是表面,而赞人是根本,写景是为了 ?
(生补充:抒情。 )
师:这是那类文体所具有的特点?
生:散文。
师:板书:散文(抒情散文)这里作者运用了一个重要的写作手法:象征。 (简单介绍散文)
板书:树 象征 人
三、小组交流预习内容:
四、班级交流:1、学生自己积累字词,教师筛选、补充;
2、介绍有关作者资料;教师补充写作背景。
3、推荐文章:
冰心 《蒲公英》
郭沫若 《白鹭》
茅盾 《风景谈》
余秋雨 《文化苦旅》
五: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进行点评:
六:作业:1、抄写字词,整理笔记。
2、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后反思:
学生预习工作很认真、充分。从学生推荐的文章来看有名家名篇,也有当代时文;有同一作家的作品,也有不同作家的作品;有的从文体相同来推荐,有的从内容相似来推荐,还有的从风格相同来推荐。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们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而且也大大拓展了学生们的课外阅读面,但关键是要坚持下去。
2、感受课文所赞颂的中华民族朴质、坚强、力求上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3、让学生通过联想,掌握文章所写景物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写景的语句,把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文章第四部分是文章的重点。
3、今天学习白杨树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作业:1、查阅、积累字词(难写、新学的)
2、查找资料(写作背景、作者简介)
3、看课文质疑
4、推荐文章(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不同作者的同类文章)并简单写出推荐理由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我们先听一听同学读了本文后的感受。
生:作者描写的白杨树是那样的朴质、坚强,那样的不平凡。使生活在南方的我,真想亲眼看一看白杨树的风姿。
师:好我们满足同学们的愿望,(边切换幻灯片边说)大家对照图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白杨树的段落。
生:第5节。
二 师: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这一段。
生齐读。
师:作者只是在赞颂白杨树吗?
生:不是。实际上是在赞美人。
师:对。作者写树是表面,而赞人是根本,写景是为了 ?
(生补充:抒情。 )
师:这是那类文体所具有的特点?
生:散文。
师:板书:散文(抒情散文)这里作者运用了一个重要的写作手法:象征。 (简单介绍散文)
板书:树 象征 人
三、小组交流预习内容:
四、班级交流:1、学生自己积累字词,教师筛选、补充;
2、介绍有关作者资料;教师补充写作背景。
3、推荐文章:
冰心 《蒲公英》
郭沫若 《白鹭》
茅盾 《风景谈》
余秋雨 《文化苦旅》
五: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进行点评:
六:作业:1、抄写字词,整理笔记。
2、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后反思:
学生预习工作很认真、充分。从学生推荐的文章来看有名家名篇,也有当代时文;有同一作家的作品,也有不同作家的作品;有的从文体相同来推荐,有的从内容相似来推荐,还有的从风格相同来推荐。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们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而且也大大拓展了学生们的课外阅读面,但关键是要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