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造空中楼阁——《秋游》教学反思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22

星期一早上第一节课,一个崭新的开始。区教研员张老师和顾校长如约走进了我们班教室。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秋游》的第二课时。课后两位老师的点评让我豁然开朗,也让我对低年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在此,就其中的几个细节,与大家共勉。
   一、切莫忽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道“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就“一望无边”的理解,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一望无边”的天空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出示词语)谁来读读个词?
       生:读词。
       师:点评。为什么要这样读?大家从中听出了什么?
       生:我感觉到蓝天很大很大,望不到边。
       师:出示句子,学生读句子。
       师:除了蓝天,还有什么也是一望无边的?
       出示图片:大海、草原、稻田,让学生进行直观感受。
        通过教研员的点评,我注意到,其实很多学生还是可以直接理解“一望无边”这个词的。而我首先出示了图片让学生去感受,就忽略了让学生直接接触文本,首先从文本去理解词语的能力。应该调换一下顺序,先让学生就文本进行思考和理解,再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样,以文本为本,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二、画龙只需“点”睛,拓展不宜过多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我进行了三处句式的拓展练习,分别是第二自然段白云的变化“几朵白云有时像……有时像……”;第三自然段果实和颜色的拓展“(      )(    )了”;和第四自然段并列关系的句式“有的……有的……有的……”。因为拓展的内容较多,所以时间也显得紧张,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想象和组织语言,其效果并不理想。不如只挑选一处进行指导,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练习,自己说一说,相互说一说。比牵着学生赶火车似的向前跑,收效会好得多。
       三、立足基础,夯实基础
       课堂上指导了5个生字的写法,加上学生描红的时间,总共不超过10分钟。正是因为前面精读课文拓展得过多,有些地方挖得过深,所以重点部分——识字写字的教学显得仓促而不扎实,方法也有些过于琐碎。应该将其中部分内容进行整合,比如“望”字的字形教学就放在“一望无边”的理解以后,这样一气呵成,学生更容易留下深刻印象;“追”和“逐”可以进行整合,就字形和字义比较结合来教学,可以事半功倍,提高效率。此外,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写字时间,将识字写字教学扎实地进行。这是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课文内容是字词的语言环境,不能一味地追求课堂上的“精彩”而舍本逐末。
        回想起两位老师的点评,都给了我很多的鼓励和肯定。心怀感激之余,还应不断地思考和实践,让自己更快地成长。

    更多精彩文章

    • 课题研讨课《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 《一次有趣的观察》教学反思
    •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识字6》教学反思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反思
    • 《古诗二首》中《山行》教学反思
    • 秋游练习设计
    • 秋游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月亮姐姐的新伙伴》教学设计
    • 《最好马上找到他》教学设计
    • 《望庐山瀑布》教学案例分析
    • 纸船和风筝教学实录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