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教案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2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吟诵诗歌;
2、理解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入情入境,想像诗所描述的意境;
4、通过学诗领会阅读诗歌的要领。
【教学重点】领悟诗歌的感情基调,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意境。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诗歌的要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孟郊的《登科后》导入,以登科后的“喜”与落榜后的“悲”形成对比,为学诗定下感情基调。
二、简介作者。
三、析题: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看着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
四、学诗:
(一)初读诗歌:
1、学生齐读。
2、教师范读。
3、学生评议老师范读,通过评议掌握朗读技巧。
4、多层次朗读。
5、理解诗歌大意。
(1)阅读诗歌,结合注解理解诗歌大意;
(2)学生质疑,教师相机析疑;
(3)学生汇报所理解的诗歌大意。
(二)精读诗歌:
1、品读诗歌。
(1)感悟诗歌感情基调,品读诗歌,深层次理解诗歌意境。
①落榜了,想到十几年的艰辛付出都付诸东流,这是怎样的一种失落之愁;要回家了,想起离别前的宏愿,如何去面对自己的父老亲人啊,这是怎样的一种羞愧之愁;人生无常,我的前途在何方?这又是怎样的一种茫然之愁。伴随着音乐声,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想象一下,诗人当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了什么?
②学生汇报。
(2)在品读中领会阅读诗歌要领。
2、文本拓展。
(1)借助文本进一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意境。
①教师配乐范读《不朽的失眠》;
②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
(2)借助拓展文本,巩固掌握阅读诗歌的要领。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教后记:第一次尝试以诗文并行的形式学习唐诗,设计的意图是想让学生透过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体会如何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悟诗歌背后所蕴藏的故事。从本课例操作情况看来,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