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花香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2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揭示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
    体会挑水工是怎样循循善诱地启发破损的水罐感知自身存在的价值的。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置疑导入。
  一、揭题导入。
  1、读题。
    读了这个题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再次读题目,读出你的感受。你还有哪些疑问?
    课文中的物(水罐)会像人一样说话,这种写法叫拟人。
    同学们,《一路花香》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回忆寓言故事的特点:通过故事说明道理。)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课文是一个寓言故事,其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你们预习过课文了吗?你们是怎样预习的?
     2、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和物?
     3.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4课《一路花香》。(板书课题、书空、齐读)
    4.出示“一路鲜花”的图片,并结合课题思考:你想到了什么?(将问题进行记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并进行勾勾划划。)
 2.解决孩子们提出的问题。
 3.检查读书情况。(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思考:你能结合听写过的词语,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三、聚焦人物,品读感悟。
 1.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水罐,你会有怎样的内心感受?(理解:“骄傲”一词的褒贬含义和“惭愧”的意思。)
 2.教师引读:
  两年后的一天,破损的水罐怀着那份惭愧和自卑在小溪边对挑水工说:“……。”
 3.体会: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一丝)快乐。(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4.师:究竟是怎样的美好景象让处在自卑深处的裂水罐感到一丝的快乐呢?(出示“美好景象”的课件,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扩写。)
 5.默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勾画出挑水工的话,认真地读一读,你从其中明白了什么?
 6.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揭示寓意。
四、结合寓意,发散思维。
  完好的水罐和破损的水罐听了挑水工的话后,它们会怎样做,怎样想呢?
五、再读课题,总结谈话。
 1.齐读课题《一路花香》。
 2.愿这“一路花香”留给我们的芬芳永远停留在我们的心里……
  第二课时(略)
板书设计:
             14一路花香
              挑水工
            运水    浇灌
        (完好)水罐    (破损)水罐
        每个人都有价值,要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

    更多精彩文章

    •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案
    • 《自然之道》3~5自然段教学设计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6
    • 《火烧云》教学设计1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8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3
    • 《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1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4
    •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 《西湖的“绿”》教学设计
    •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 《江南春》与《春日偶成》教学思考
    • 《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