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5-07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欣喜若狂、描绘、形态各异、轻盈、敏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3、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 引导学生感悟课文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词语练习,激趣导入
  1、(多媒体出示词语:小鸟 蓝天 恐龙)师:谁愿意来读一读大屏幕上的这些词语?(指名生读)
  2、师:谁能任意选择其中的词语说句子呢?
  3、师:在人们的脑海中,恐龙体骼庞大,小鸟娇小轻盈,它们之间似乎毫不相干。但是,近年来科学家们却有这样一个重大发现:(多媒体出示句子: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全班齐读句子。
  4、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说、想问的呢?(鼓励学生质疑)
  5、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合作学习一篇新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师板书,全班齐读课题)
  
  二、 认读生字,初读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词。
  2、 (大屏幕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
  3、 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互助理解,相机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解答质疑,理解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师:读了课文后,课前的疑问有答案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谁先来说说,恐龙的一支演化成了鸟儿,科学家们找到的依据是什么?
  2、(多媒体出示句子)
  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 自由地读读这两句话,从中你体会到什么?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的?(理解“欣喜若狂”“点睛之笔”)
  (2) 指导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师: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证实了恐龙的一支最终演化成了鸟儿,那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飞向蓝天的呢?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恐龙演化成鸟儿经历了哪几个时期?每个时期有什么特征,用笔在书上划一划。(学生自学)
  2、小组讨论学习。
  3、全班交流:
  (1)恐龙演化成鸟儿经历了几个时期,每个时期各有什么特征?读一读你划的句子。(学生回答,教师利用多媒体完成表格)
   (2)你觉得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有趣吗?那现在就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时期练习读一读,待会请你读给大家听。(学生练读,展示朗读)
   (3)学生根据屏幕上的提示语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演化的过程说一说。
   (4)师:课后把这个有趣的演化过程说给爸爸妈妈或小伙伴听吧!
  4、师:了解了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多媒体出示,全班齐读: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师:老师想把这句话这样改一改,行不行?(多媒体出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经过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师:课文中还有不少这样语句表达准确的句子,找一找,读一读。
  5、全班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教师总结全文。

    更多精彩文章

    • 《自然之道》3~5自然段教学设计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6
    • 《火烧云》教学设计1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8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3
    • 《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1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4
    • 《语文园地四:作文》教学设计
    •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 《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
    •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 《西湖的“绿”》教学设计
    • 《江南春》与《春日偶成》教学思考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