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5-07
一.揭题激趣 情境导入 (播放下雪)
想知道雪地里都有哪些小画家吗?
二.学习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画出生字 、 并读一读。
3.范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 (播放课件)
2.识记生字。
课间休息 (课件播放)
四.再读课文,读后标出文中有几句话。
1.先学1 、2句、 指名读。
2.问:雪地里来了多少小画家? 那些画家都是谁?
五.小画家他们在雪地上都画了些什么?是怎么画的?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学习3—6句)
1.先读课文,同桌讨论。
2.小组讨论。
六.汇报学习情况。
1.指名读句子。
2.小组汇报。
七.指导朗读
八.练习填空:
下雪啦,( )。小鸡画竹叶,( ),小鸭画枫叶,( )。不用颜料,( )青蛙为什么没( )?( )。
八.作业设计
1.背会课文。
3.写会生字。
板书设计 17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 小鸭
小马 小狗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
教学本课时,开始导入新课,我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把冬天下雪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把生活带进了课堂,把学生引入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冬天世界里。
在教学过程中,当看到每一个孩子的脸上写满微笑,当听到每一个孩子发自内心的呼唤“下雪啦,下雪啦!”时,我感觉到了这真是个良好的开端。是啊!孩子的世界是个童话般纯净的世界。
本节课的教学中可以看出来首先学生能够准确地读记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其次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最后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文中的内容。知道什么是冬眠。另外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表达的空间。让他们想其所想,谈其所感受。给学生交流、讨论的机会。
想知道雪地里都有哪些小画家吗?
二.学习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画出生字 、 并读一读。
3.范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 (播放课件)
2.识记生字。
课间休息 (课件播放)
四.再读课文,读后标出文中有几句话。
1.先学1 、2句、 指名读。
2.问:雪地里来了多少小画家? 那些画家都是谁?
五.小画家他们在雪地上都画了些什么?是怎么画的?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学习3—6句)
1.先读课文,同桌讨论。
2.小组讨论。
六.汇报学习情况。
1.指名读句子。
2.小组汇报。
七.指导朗读
八.练习填空:
下雪啦,( )。小鸡画竹叶,( ),小鸭画枫叶,( )。不用颜料,( )青蛙为什么没( )?( )。
八.作业设计
1.背会课文。
3.写会生字。
板书设计 17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 小鸭
小马 小狗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
教学本课时,开始导入新课,我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把冬天下雪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把生活带进了课堂,把学生引入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冬天世界里。
在教学过程中,当看到每一个孩子的脸上写满微笑,当听到每一个孩子发自内心的呼唤“下雪啦,下雪啦!”时,我感觉到了这真是个良好的开端。是啊!孩子的世界是个童话般纯净的世界。
本节课的教学中可以看出来首先学生能够准确地读记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其次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最后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文中的内容。知道什么是冬眠。另外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表达的空间。让他们想其所想,谈其所感受。给学生交流、讨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