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来源:乐学发布时间:2015-05-2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认识8个生字,理解“摇篮”“生息繁衍”“忧患”“植被”“水土流失”到 等词语的意思。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的重点: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教学的难点: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
一、 揭示课题
1   板书“河”,生齐读。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河流哺育了人类。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也源自一条大河,它被成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你们知道是哪条河吗?(生答)板书:“黄河”请同学们充分有感情的朗读这个词。
2 老师听出一种特殊的感情,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黄河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向东流过一座黄土高原以后,就变成了一条黄色的泥河。同学们请看(录象)这就是黄河。面对滔滔千里,滚滚东去的黄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3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篇写黄河的课文,板书并齐读课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你想强调哪一个词?(生答:变化、怎样)同学们再试着读一遍。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答:原来、后来、原因)教师板书
二 精读课文 感悟内容
1 出示: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1)理解摇篮的意思
(2)是怎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呢?
      a 朗读第一自然,感悟:2000年、1500多次,26次这几个数字可以看出黄河给两岸的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是深重的
     b 自读第五自然段,感悟:用了数字说明方法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理解“悬河”的意思:河床高于地面,远远看去就像悬在地上一样,故称悬河。唐代诗人刘禹锡曾用这样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九曲黄河万里沙”
(3)黄河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为什么还说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呢?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呢?朗读第三自然段,感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原因: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自然条件很好
过渡:哺育了我们祖先的黄河为什么后来变成了祸河呢?我们继续学习
2 自读第六自然段,找到黄河变化的原因
(1)有人认为黄河的变化变化是自然造成的,也有人说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你怎么看这两个原因?这两个原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板书:天灾人祸)
(2)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读第六自然段下半部分)你认为这些人是些什么样的人?
(3)最后这一句用什么语气读?
3 许多曾经辉煌灿烂的大河文明由于人为的破坏而今已经衰败,曾经高高屹立的巴比伦城已经荡然无存,我们决不能让黄河也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办?自读第七自然段,归纳治理黄河有以下同种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这些方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这么多方法,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数管齐下”其中都围绕着治黄的关键“管住泥沙”。
三 整体读课文 感悟
    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呢?我们能为黄河做些什么?
板书:            原来——摇篮
后来——忧患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泥沙

    更多精彩文章

    •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案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案7 尊严
    • 《纪昌学射》教案
    • 《牧场之国》的教案
    • 四级上册 第27课 乌塔 教案
    • 《趵突泉》教案
    • 语文园地三 人教版四上教案
    • 父亲的菜园- 教案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案及教学反思
    • 《幸福是什么》 教案
    • 《西湖的“绿”》教学设计
    •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
    • 《江南春》与《春日偶成》教学思考
    •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