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积淀加情感熏陶,笔下就熠熠生辉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6-02
作文源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作文中有对生活的纪实、想象、加工、提炼、组合、浓缩、创造。七彩纷呈的生活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呢?要才情具备,既丰厚的语言内功,对周围事物细腻敏感的体会,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一、走进七彩生活,积累丰富的语言。
语文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要让孩子有鲜活的表达,首先要有丰富的生活实践。
我们发现,经常出去旅游的同学,能写出生动优美的文章。这是因为他们身临其境,满怀兴致地欣赏、游览,听导游娓娓动听的解说,看风景区的说明、介绍,听父母的想法。生动的客观现实加导游、父母、自己的主观印象,再经过语言的加工就是一篇个性化的,洋溢着真情真体验真感受的文章。
于是,在融融的春光中,我和学生走进城头山遗址,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奔跑嬉戏,享受灿烂的阳光,欣赏风景如画的田野。在有风的日子带学生到体育场尽情地放一次风筝,课外活动时,和学生玩一些新颖有趣的游戏……对于生活中难以接触的事物,或者有的学生没有亲身感受过的事物,我们就借助于网络,徜徉在风光旖旎的九寨沟、景色奇异的海底世界……让网络缩短我们的时空,拉近生活的距离。于是孩子的笔下有了蓝天白云的美丽、泥土野草的清香。那充满童真童趣、跳跃着灵性的文字如露珠一般晶莹、花朵一样清香。走进生活,让我们拥有了一颗充满童趣的心灵,让学生拥有了一种创造的激情,有了一种想要表达的愿望,有了创作的灵感。灵感可能来自花朵淡淡的芬芳,烟雨蒙蒙,轻垂河提的柳丝,阴满中庭的芭蕉树、翩若惊鸿的大雁、街头艺人的凄婉一曲……于是文章显得有血有肉,真实感人。
生活处处有语文,作文像生活一样广阔五彩斑斓。
二、增加艺术的积淀,培养一颗善感的心。
一个人一生能经历的事物毕竟有限,要写自己经历过的事,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很难。更何况文章反映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个生活时代的缩影或日常生活的片段。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的,要反映这样的生活现实,就要博览群书。著名儿童文学家冰心8岁就读完了四大名著,郭沫若对《红楼梦》过目不忘。书籍,犹如生命里的一盏灯,照亮我们的人生道路。书籍凝聚时空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现代的文学精品。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选一些精品让学生阅读感受,体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带来的震撼,阅读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一身正气,岳飞精忠报国的满腔热血,林黛玉葬花的万千柔肠,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读到动情处不禁潸然泪下。让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人物、时代、词汇深刻在脑海,形成丰厚的语言积累情感积累、知识积累,天文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一一涉猎。学习名家的写作风格写作语言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学修养,做到情动而辞发。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少年儿童在这样一个黄金时期,读文化精品,吸收民族文化的营养,感受汉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成为人文底蕴丰厚。基础牢固、素养全面的人。如何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呢? 1、 可以开展读书节活动。让学生 讲名人读书的故事 ,学名人读书的格言,谈读书的收获,写读书的感受。向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 ,设立班级藏书柜。 2、写课文 随笔。 语文课文里有很多精品美文。写课文随笔可以促使学生最快地把学到的好词佳句加以灵活运用,并吸收消化,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三、既张扬个性,又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所谓张扬个性,指力求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同时也不能放任不管,对于文中流露出的错误的思想倾向和行为动机要予以指导和纠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能在作文中有所体现。即作文要做到人文性和思想性统一。
案例一: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的一篇作文,题目是:我喜欢( )
作文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字数在三百字左右。
其中,大部分学生都写了自己喜欢的动物、植物、人物或风景等等,其中有一个学生写了自己喜欢最搞恶作剧,写得洋洋洒洒有三百多个字,把自己平时怎么捉弄人的经过写得具体细致,并沉浸其中,乐此不疲。对于这篇作文,教师展开了争论:单纯从他的表达方式来看,是符合作文的要求的,他也确实是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是能否给出高分呢,给出高分是不是等于认同了这种行为?最后老师们经过反复商量争议,做出决定:这种敢于说真话的行为值得肯定,如果一味地批评讽刺,今后谁还敢写真话,势必出现假大空的情况。老师给出了95的高分,但是另外又加了几行评语:从作文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很有才气的孩子,把文章写的这么生动、具体、把人物形象刻画得这么鲜明,老师喜欢你是一个敢于说真话写真事的孩子。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是你受了别人的恶作剧,你还笑得起来吗?改一改这种行为好吗?老师期待你写出更多精彩的文章。这样的评语,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敢于写真话 、写实事,又纠正了他的错误言行,可谓一石两鸟。
学生有了生活的积淀,情感的积淀、艺术的熏陶,才有对周围事物的敏感,从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到李清照的朱自清的背影到***的沁园春.雪,皆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这正是作文教学应达到的最高境界。
一、走进七彩生活,积累丰富的语言。
语文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要让孩子有鲜活的表达,首先要有丰富的生活实践。
我们发现,经常出去旅游的同学,能写出生动优美的文章。这是因为他们身临其境,满怀兴致地欣赏、游览,听导游娓娓动听的解说,看风景区的说明、介绍,听父母的想法。生动的客观现实加导游、父母、自己的主观印象,再经过语言的加工就是一篇个性化的,洋溢着真情真体验真感受的文章。
于是,在融融的春光中,我和学生走进城头山遗址,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奔跑嬉戏,享受灿烂的阳光,欣赏风景如画的田野。在有风的日子带学生到体育场尽情地放一次风筝,课外活动时,和学生玩一些新颖有趣的游戏……对于生活中难以接触的事物,或者有的学生没有亲身感受过的事物,我们就借助于网络,徜徉在风光旖旎的九寨沟、景色奇异的海底世界……让网络缩短我们的时空,拉近生活的距离。于是孩子的笔下有了蓝天白云的美丽、泥土野草的清香。那充满童真童趣、跳跃着灵性的文字如露珠一般晶莹、花朵一样清香。走进生活,让我们拥有了一颗充满童趣的心灵,让学生拥有了一种创造的激情,有了一种想要表达的愿望,有了创作的灵感。灵感可能来自花朵淡淡的芬芳,烟雨蒙蒙,轻垂河提的柳丝,阴满中庭的芭蕉树、翩若惊鸿的大雁、街头艺人的凄婉一曲……于是文章显得有血有肉,真实感人。
生活处处有语文,作文像生活一样广阔五彩斑斓。
二、增加艺术的积淀,培养一颗善感的心。
一个人一生能经历的事物毕竟有限,要写自己经历过的事,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很难。更何况文章反映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个生活时代的缩影或日常生活的片段。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的,要反映这样的生活现实,就要博览群书。著名儿童文学家冰心8岁就读完了四大名著,郭沫若对《红楼梦》过目不忘。书籍,犹如生命里的一盏灯,照亮我们的人生道路。书籍凝聚时空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现代的文学精品。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选一些精品让学生阅读感受,体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带来的震撼,阅读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一身正气,岳飞精忠报国的满腔热血,林黛玉葬花的万千柔肠,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读到动情处不禁潸然泪下。让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人物、时代、词汇深刻在脑海,形成丰厚的语言积累情感积累、知识积累,天文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一一涉猎。学习名家的写作风格写作语言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学修养,做到情动而辞发。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少年儿童在这样一个黄金时期,读文化精品,吸收民族文化的营养,感受汉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成为人文底蕴丰厚。基础牢固、素养全面的人。如何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呢? 1、 可以开展读书节活动。让学生 讲名人读书的故事 ,学名人读书的格言,谈读书的收获,写读书的感受。向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 ,设立班级藏书柜。 2、写课文 随笔。 语文课文里有很多精品美文。写课文随笔可以促使学生最快地把学到的好词佳句加以灵活运用,并吸收消化,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三、既张扬个性,又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所谓张扬个性,指力求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同时也不能放任不管,对于文中流露出的错误的思想倾向和行为动机要予以指导和纠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能在作文中有所体现。即作文要做到人文性和思想性统一。
案例一: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的一篇作文,题目是:我喜欢( )
作文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字数在三百字左右。
其中,大部分学生都写了自己喜欢的动物、植物、人物或风景等等,其中有一个学生写了自己喜欢最搞恶作剧,写得洋洋洒洒有三百多个字,把自己平时怎么捉弄人的经过写得具体细致,并沉浸其中,乐此不疲。对于这篇作文,教师展开了争论:单纯从他的表达方式来看,是符合作文的要求的,他也确实是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是能否给出高分呢,给出高分是不是等于认同了这种行为?最后老师们经过反复商量争议,做出决定:这种敢于说真话的行为值得肯定,如果一味地批评讽刺,今后谁还敢写真话,势必出现假大空的情况。老师给出了95的高分,但是另外又加了几行评语:从作文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很有才气的孩子,把文章写的这么生动、具体、把人物形象刻画得这么鲜明,老师喜欢你是一个敢于说真话写真事的孩子。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是你受了别人的恶作剧,你还笑得起来吗?改一改这种行为好吗?老师期待你写出更多精彩的文章。这样的评语,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敢于写真话 、写实事,又纠正了他的错误言行,可谓一石两鸟。
学生有了生活的积淀,情感的积淀、艺术的熏陶,才有对周围事物的敏感,从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到李清照的朱自清的背影到***的沁园春.雪,皆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这正是作文教学应达到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