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怪异和奇迹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11-02
麻省理工学院创建于1861年,从任何方面来说,它都是一所无与伦比的高等学府,其最突出的标志是造就了一批声名盖世的科学家。首先发明磁存储器的扎伊·W·弗莱斯特、人工合成盘尼西林技术的发明者约翰·C·萨汉、人工智能的先驱诺尔伯特·威那,以及曾举步月球的四名宇航员,都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美国颇具影响力的《纽约时报》称其为“全美最有声望的学校”。
一谈到麻理,人们就习惯于将它与哈佛大学相比,这并非只因为二者相距甚近,更主要的是哈佛的名气也非一般所能比。多年来,两所学校间的竞争从未中止过。1870年,哈佛曾企图兼并麻理,此后又做了多次努力,但终未如愿,其原因未见有人考证,但美国有句俗话说:“麻理的学生不会读,哈佛的学生不能算。”由此可见,二者特色相距甚远,一文一理,很难捏在一块儿。
哈佛的学生个个自傲自信,从外表看,衣着考究,风度翩翩。而麻理的学生却恰恰相反。原因很简单:没有时间。在哈佛,学生们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才能进来;在麻理,最使学生头疼的却是怎样才能出去。
事实也是如此,麻理学生的负担重得吓人,在这儿学习被比喻为“从消防水管中找水喝”。要想毕业,必须拿满360学分,少1分也不成。例如,航天工程这门课,每周最少授课时数为14小时。课程如此之多,负担如此之重,迫使学生们个个变成了“咖啡因摄取狂”。因为若不如此,就无法连续几天几夜在实验室操作或赶写论文。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很多学生一直到毕业也未曾跨过波士顿大桥一次。因此,学生们把呈深红和灰色的学校建筑喻之为“染满鲜血的混凝土”。
麻理的全部学生来自97个国家,人虽很多,却都各感孤独,整座校园弥漫着沉静的气氛,人际交流均在广告板或贴在墙上的布告上进行。虽然校园内不乏女性(1987年共有2340)人,并且大多数宿舍都是男女同楼,但仍然秩序井然,极少出现伤风败俗的行为。这里不需要人为宣传和劝导,工作是最好的致冷剂,紧张和学习上的挫折导致的忧伤,极大地抑制了人们的生理欲望。
麻理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它独特的教育方法。它“最基本的注意点是研究,即独立地去探索新问题”。例如,有一门课是这样进行的:学生们每人得到一个装满弹簧、电机等元器件的箱子,课程要求简单而明确——自行设计、装配一台机器。
应该说,正是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使麻理吸引了无数的天才。如果哪位中学生把探求知识视为自己的第一生命,那末,麻理就是他(她)的“麦加”。
在麻理,最流行的非正式体育活动是恶作剧,尤具特色的是,所有的恶作剧都与强烈的求知欲有关。例如,为了能在深夜潜入计算机房以便获得更多的上机时间,有的人练就了一副能在数秒钟内打开通往机房的全部门锁的硬功夫。另一些人则不惜冒生命危险从天窗进入,并在机房四壁写下各种显示英雄气概的名字。
在麻理有一批被称为“Nerd”的怪人。这些人天生聪慧,但在政治方面表现笨拙。这些人力图避免去钻研如微积分、物理学等单调枯燥的课程,而是多人围坐一处,畅谈宇航生活,探讨如何才能推导出可口可乐的分子式等富于探索性且异常困难的问题。这些人集高傲、理想主义和天才于一身,他们能把圆周率π背到小数点后第50位,而且个个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
并非所有喜好恶作剧的学生都是“Nerd”,但凡是“Nerd”均都和各种恶作剧有关。对这些人来说,任务越复杂艰巨,越富于冒险性和探索性,干起来就会越有兴趣。
有时,恶作剧也会出格。麻理的学生曾多次把哈佛大学的好几道大门焊死,并偷偷修改了哈佛大学电子钟琴的程序,使其奏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摇滚乐来。
最令人难忘的恶作剧发生在1982年,当时哈佛与耶鲁两支足球队正在进行激烈的比赛。在上半场后半时,哈佛队底线攻球得分。此时,在46码线附近突然平地冒出一个小黑球,并且越变越大,上面写有醒目的“MIT”(麻省理工学院的英文缩写)字样。当球的直径达到约6英尺时,它砰的一声爆裂开来,弄得满场浓烟,使身为东道主的哈佛大学极为难堪。事后,波士顿《地球报》评论认为:这场球的真正胜者既不是哈佛大学,也不是耶鲁大学,而是麻省理工学院。
麻理的学生多为服装怪人。夏天,他们将短裤提得老高,上身穿一件短袖衫,领子又长又尖,一条飘带在胸前摆来摆去。冬天,他们足登高统套靴,头戴一顶套领包耳帽。这些人对个人虚荣嗤之以鼻,但对标榜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却崇尚之至。
麻理的学生政治上趋于保守,其中也有些人对国家的防御战略争论不休,但大多数人却寄兴趣于制作立体声收音机和障音板等实用技术。
在麻理,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没有市场的。这里的学生性格外向开放,思维敏捷活跃。但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并不爱学习,这在美国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多数学生希望尽早离开学校,在一家不错的公司谋得职业,争取在22岁便成为百万富翁。
计算机是麻理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形象地说,这儿学生与计算机的关系就如同匈牙利人与红辣椒的关系一样。学生们常常和计算机一“玩”就是半夜,通宵达旦在这里早已不足为奇,这也正是为什么麻理学生个个面色倦怠、吸毒成瘾的原因所在。
在美国,有人称麻省理工学院为“疯癫精神病院”。对不知内情的人来说,第一印象或许如此。然而,恰恰是这种奇异、怪癖、与众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一大批献身事业、顽强拼搏且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它成为全世界有志青年衷心向往的“麦加”。
一谈到麻理,人们就习惯于将它与哈佛大学相比,这并非只因为二者相距甚近,更主要的是哈佛的名气也非一般所能比。多年来,两所学校间的竞争从未中止过。1870年,哈佛曾企图兼并麻理,此后又做了多次努力,但终未如愿,其原因未见有人考证,但美国有句俗话说:“麻理的学生不会读,哈佛的学生不能算。”由此可见,二者特色相距甚远,一文一理,很难捏在一块儿。
哈佛的学生个个自傲自信,从外表看,衣着考究,风度翩翩。而麻理的学生却恰恰相反。原因很简单:没有时间。在哈佛,学生们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才能进来;在麻理,最使学生头疼的却是怎样才能出去。
事实也是如此,麻理学生的负担重得吓人,在这儿学习被比喻为“从消防水管中找水喝”。要想毕业,必须拿满360学分,少1分也不成。例如,航天工程这门课,每周最少授课时数为14小时。课程如此之多,负担如此之重,迫使学生们个个变成了“咖啡因摄取狂”。因为若不如此,就无法连续几天几夜在实验室操作或赶写论文。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很多学生一直到毕业也未曾跨过波士顿大桥一次。因此,学生们把呈深红和灰色的学校建筑喻之为“染满鲜血的混凝土”。
麻理的全部学生来自97个国家,人虽很多,却都各感孤独,整座校园弥漫着沉静的气氛,人际交流均在广告板或贴在墙上的布告上进行。虽然校园内不乏女性(1987年共有2340)人,并且大多数宿舍都是男女同楼,但仍然秩序井然,极少出现伤风败俗的行为。这里不需要人为宣传和劝导,工作是最好的致冷剂,紧张和学习上的挫折导致的忧伤,极大地抑制了人们的生理欲望。
麻理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它独特的教育方法。它“最基本的注意点是研究,即独立地去探索新问题”。例如,有一门课是这样进行的:学生们每人得到一个装满弹簧、电机等元器件的箱子,课程要求简单而明确——自行设计、装配一台机器。
应该说,正是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使麻理吸引了无数的天才。如果哪位中学生把探求知识视为自己的第一生命,那末,麻理就是他(她)的“麦加”。
在麻理,最流行的非正式体育活动是恶作剧,尤具特色的是,所有的恶作剧都与强烈的求知欲有关。例如,为了能在深夜潜入计算机房以便获得更多的上机时间,有的人练就了一副能在数秒钟内打开通往机房的全部门锁的硬功夫。另一些人则不惜冒生命危险从天窗进入,并在机房四壁写下各种显示英雄气概的名字。
在麻理有一批被称为“Nerd”的怪人。这些人天生聪慧,但在政治方面表现笨拙。这些人力图避免去钻研如微积分、物理学等单调枯燥的课程,而是多人围坐一处,畅谈宇航生活,探讨如何才能推导出可口可乐的分子式等富于探索性且异常困难的问题。这些人集高傲、理想主义和天才于一身,他们能把圆周率π背到小数点后第50位,而且个个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
并非所有喜好恶作剧的学生都是“Nerd”,但凡是“Nerd”均都和各种恶作剧有关。对这些人来说,任务越复杂艰巨,越富于冒险性和探索性,干起来就会越有兴趣。
有时,恶作剧也会出格。麻理的学生曾多次把哈佛大学的好几道大门焊死,并偷偷修改了哈佛大学电子钟琴的程序,使其奏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摇滚乐来。
最令人难忘的恶作剧发生在1982年,当时哈佛与耶鲁两支足球队正在进行激烈的比赛。在上半场后半时,哈佛队底线攻球得分。此时,在46码线附近突然平地冒出一个小黑球,并且越变越大,上面写有醒目的“MIT”(麻省理工学院的英文缩写)字样。当球的直径达到约6英尺时,它砰的一声爆裂开来,弄得满场浓烟,使身为东道主的哈佛大学极为难堪。事后,波士顿《地球报》评论认为:这场球的真正胜者既不是哈佛大学,也不是耶鲁大学,而是麻省理工学院。
麻理的学生多为服装怪人。夏天,他们将短裤提得老高,上身穿一件短袖衫,领子又长又尖,一条飘带在胸前摆来摆去。冬天,他们足登高统套靴,头戴一顶套领包耳帽。这些人对个人虚荣嗤之以鼻,但对标榜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却崇尚之至。
麻理的学生政治上趋于保守,其中也有些人对国家的防御战略争论不休,但大多数人却寄兴趣于制作立体声收音机和障音板等实用技术。
在麻理,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没有市场的。这里的学生性格外向开放,思维敏捷活跃。但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并不爱学习,这在美国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多数学生希望尽早离开学校,在一家不错的公司谋得职业,争取在22岁便成为百万富翁。
计算机是麻理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形象地说,这儿学生与计算机的关系就如同匈牙利人与红辣椒的关系一样。学生们常常和计算机一“玩”就是半夜,通宵达旦在这里早已不足为奇,这也正是为什么麻理学生个个面色倦怠、吸毒成瘾的原因所在。
在美国,有人称麻省理工学院为“疯癫精神病院”。对不知内情的人来说,第一印象或许如此。然而,恰恰是这种奇异、怪癖、与众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一大批献身事业、顽强拼搏且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它成为全世界有志青年衷心向往的“麦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