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民族”腓力斯丁人源于何处?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11-21
古代希腊人称腓力斯丁人 (Philistine) 的居住地为巴勒斯坦, 意即腓力斯丁人的国家, 这就是巴勒斯坦地名的由来.显而易见, 腓力斯丁人和巴勒斯坦地区的历史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特别是和希伯来文明密不可分.
希伯来人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令人因惑不解的问题.公元前14 世纪, 摩西率领希伯来人逃离埃及进入西奈半岛.在征服巴勒斯坦即迦南地区的过程中, 希伯来人遇上了一支新的和更加可怕的敌人——从小亚细亚和爱琴海诸岛进入巴勒斯坦的腓力斯丁人.腓力斯丁人比希伯来人更为强大有力, 他们迅速扩充地盘, 迫使希伯来人放弃许多已经到手的土地, 并把加沙、阿什克伦、阿什杜德、以革伦和加特这座城市结成联盟, 以便防守自己居住的地区.腓力斯丁人住在最富饶的地区, 并拥有可观的财产, 掌握了赫梯人炼铁和制造武器的秘方, 他们身材魁梧, 相貌堂堂, 其士兵的装备也很精良, 战斗力极强.他们还常对以色列人施加压力并强占其土地, 以色列各部落被迫采取共同行动, 因此, 以色列组成为一个民族与其说是取决於内部的变革, 不如说是由於外部的压力更确切一些, 是由於腓力斯丁人的威胁, 希伯来人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抵御这一威胁.公元前1025 年, 希伯来君主国建立, 首任新王扫罗首先把全部精力投入反击腓力斯丁人的斗争.继任君王大卫则将腓力斯丁人赶出了巴勒斯坦地区, 使腓力斯丁人的地盘缩小到南方狭窄的沿海地带.
腓力斯丁人究竟源自何处? 他们是哪些人组成的? 他们与犹太人的历史发展有何关系? 这些问题一直是古代文化史中的难解之谜.现代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和菲利普·李·拉尔夫认为, 腓力斯丁人是从小亚细亚和爱琴海诸岛进入巴勒斯坦地区的.以色列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阿巴·埃班也认为, 腓力斯丁人是爱琴海上的一个民族, 入侵的北方部落把他们从家乡克里特岛和小亚细亚的沿海地区赶了出来, 腓力斯丁人最初想在埃及找到立足之地, 但没有成功, 然后他们才进入巴勒斯坦的.
前苏联著名的古代史专家阿甫基耶夫认为, 腓力斯丁人是在公元前12世纪突然出现於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他继而含混地说, `腓力斯丁人是属於爱琴部落集团的, 在埃及铭文中这些部落被称为海上民族.'但对这一集团包括什么人这一问题, 阿甫基耶夫却避而不谈.他认为, 腓力斯丁人的强大无比在於他们广泛地使用铁, 而铁在公元前13 世纪时却是十分珍贵和稀少的.另一名前苏联古代史学家塞尔格耶夫提出了与阿甫基耶夫略微不同的假说.他认为, 腓力斯丁人就是以希腊人为主而形成的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古代希腊人自称达那俄斯人 (Danaos) , 又名亚该亚人, 公元前13 世纪至14 世纪, 亚该亚人联合其他部落——加里亚人、西里西亚人、条克里人等——由海上大肆入侵埃及, 后来他们分散於地中海诸岛和沿岸方向.对此, 埃及铭文曾有记载.
有两位名叫阿列山德拉·尼比和南希·K·桑达斯的女学者分别撰写专著阐述各自的见解.阿列山德拉·尼比主要从词汇学、语言学方面寻求答案.她认为, 要解决问题必须重新研究涉及载有`海上民族'的古埃及文献资料, 纠正从埃及学发展早期流传下来的一些不正确概念, 严格按照文献中所有词汇的确切含义进行分析.她的结论是: 进攻埃及的腓力斯丁人是被埃及文献称为`北部丘陵诸国'的西部亚洲人, 只是我们至今还不知道他们的族源, 也不知道他们的故乡所在, 要想把这一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 有赖於西亚考古和闪米特语种研究工作的进展.
南希·K·桑达斯着重从社会发展和古代社会部族的交融来考虑问题.她提到大约在公元前1186 年, 埃及法老拉美西斯打退海上民族和其他来自北方的敌人的联合进攻.她认为, 关於海上民族及其在当时的历史时代中的作用, 其图案是支离破碎和无限复杂的.她指出, 古埃及文献中提到的海上民族是古代世界许多不同的部落集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总称, 每个部落集团的活动范围和规模都相当大, 而在古埃及所见的腓力斯丁人则是他们活动的尾声.在总称为腓力斯丁人的各部落集团中, 有些人可能来自西亚西北角的安那托利亚、塞浦路斯和叙利亚北部;另一些人则来自爱琴海的一些地区, 诸如希腊半岛的美塞尼亚和克里特等等;还有一些则来自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她还认为, 如果过多地注意埃及文献中提到的一大堆名字, 那将是一个错误.实质上, 这是一个众多民族融合的过程, 我们只看见他们活动的一部分, 它只是数世纪中地中海东部已经存在的这一地区特有的海盗活动和小国间战争的继续.西西里人、撒丁人、腓利斯人和色雷斯人也曾是`海上民族'的一部分, 而后来活跃於世界历史舞台上的雅典人、吕底亚人、腓尼基人、以色列人、阿拉美亚人和罗马人等则是`海上民族'各部落集团因迁移而相互融合所产生的新部落集团.
总之`海上民族'究竟源於何处? 包括哪些人? 他们去向何处等等问题, 至今仍无一种成为学术界所公认的定论.(刘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