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臭万年的外号(8)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5-13
有一次,张去华上书,说是卢多逊、张澹、师颃三人学问浅陋,文章也写得不好,让他们任现职,是一种耻辱,皇上只要考一考,他们就会露出才老底等等,话说得很难听。宋太祖看了奏章,就立即将这三个召来当堂考试,结果只有卢多逊一人过了关,张澹、师颃都被免去官职。当时称张澹为“落第紫微”(紫微即中书舍人的代称);称师颃为“拣停殿院”(“拣停”为落选之意)。然而这事可苦了张去华,大臣们都非常怕他、恨他,千方百计压制他,16 年没有让他升官。同榜进士名次比他低的、一起做官时职位比他低的人,职位都远远地升到了他的上面。席上才子。宋代罗尚友,字明善,江西萍乡人。少有才名。
曾拜访当时的大官萧注,萧注令他赋诗,他马上写了一首,有句云:“人间酒客兼诗客,天上文星与将星。”后一句是对萧注的吹捧,萧注未必能担当得起;前一句是自画像,他却当之无愧。后来,罗尚友中了进士,当了武昌军节度推官(管司法的官员)。但他作为一个法官的名声,远不如作为酒客兼诗客的名声来得响。当时的吃喝风非常盛行,作为酒客兼诗客的他,便大有用武之地了。大小宴会,必定要邀请他去参加,因为善饮者未必能诗,能诗者又未必善饮,象他这样的人才实在难得,所以非充分利用不同。
众人酒酣耳热之际,罗尚友即席作些乐语诗词,以助酒兴,雅趣无穷。久而久之,这位酒客兼诗客便得了一个绰号:“席上才子”。其实,所谓“席上才子”,不就是他自称的“酒客兼诗客”么?一瓢诗人。唐代诗人李贺,创作诗歌,极为勤奋。每出游,总是骑了头瘦驴,一个僮仆跟着,还决不会忘记带上宝贝口袋。做成了诗句,便立即写下,投入袋中,回到家里,便将口袋中的诗句都倒出来,再在这些诗句的基础上,写出成篇的诗。这个口袋,就是所谓“诗囊”,古人诗文中常用这个典故,这是人们所熟知的。但还有一个类似李贺的诗人,知道的人并不多,这就是唐求。唐求,蜀州(今四川崇庆)人,时代比李贺晚。
此人是隐逸诗人,不愿做官。前蜀皇帝王建曾派专人接他去成都任职,他坚决不去,却隐于青城山下、味江之畔的山乡,自号“味江山人”。他的行为颇为怪异,竟然住在树上,文雅一点的说法说是“巢居”。他还有一异,就是外出骑一头老牛,身上背着一大葫芦,这葫芦中装的不是酒,而是诗,相当于李贺诗囊的用处。新诗吟成,在纸上写了,便塞入其中,跟李贺不同的是,李贺装入诗囊的是诗句,回去后还要整理续成;则唐求装入的是已写成的完整的诗,他只写了诗装进葫芦,却从不取出整理编集行世。
曾拜访当时的大官萧注,萧注令他赋诗,他马上写了一首,有句云:“人间酒客兼诗客,天上文星与将星。”后一句是对萧注的吹捧,萧注未必能担当得起;前一句是自画像,他却当之无愧。后来,罗尚友中了进士,当了武昌军节度推官(管司法的官员)。但他作为一个法官的名声,远不如作为酒客兼诗客的名声来得响。当时的吃喝风非常盛行,作为酒客兼诗客的他,便大有用武之地了。大小宴会,必定要邀请他去参加,因为善饮者未必能诗,能诗者又未必善饮,象他这样的人才实在难得,所以非充分利用不同。
众人酒酣耳热之际,罗尚友即席作些乐语诗词,以助酒兴,雅趣无穷。久而久之,这位酒客兼诗客便得了一个绰号:“席上才子”。其实,所谓“席上才子”,不就是他自称的“酒客兼诗客”么?一瓢诗人。唐代诗人李贺,创作诗歌,极为勤奋。每出游,总是骑了头瘦驴,一个僮仆跟着,还决不会忘记带上宝贝口袋。做成了诗句,便立即写下,投入袋中,回到家里,便将口袋中的诗句都倒出来,再在这些诗句的基础上,写出成篇的诗。这个口袋,就是所谓“诗囊”,古人诗文中常用这个典故,这是人们所熟知的。但还有一个类似李贺的诗人,知道的人并不多,这就是唐求。唐求,蜀州(今四川崇庆)人,时代比李贺晚。
此人是隐逸诗人,不愿做官。前蜀皇帝王建曾派专人接他去成都任职,他坚决不去,却隐于青城山下、味江之畔的山乡,自号“味江山人”。他的行为颇为怪异,竟然住在树上,文雅一点的说法说是“巢居”。他还有一异,就是外出骑一头老牛,身上背着一大葫芦,这葫芦中装的不是酒,而是诗,相当于李贺诗囊的用处。新诗吟成,在纸上写了,便塞入其中,跟李贺不同的是,李贺装入诗囊的是诗句,回去后还要整理续成;则唐求装入的是已写成的完整的诗,他只写了诗装进葫芦,却从不取出整理编集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