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改造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8-01

其实,病毒本身并没有“破门入室”的本领,它侵染到植物里面是有“帮凶”与之同谋的。这些“同谋犯”主要就是蚜虫、粉虱、线虫等昆虫介体。当它们在咬伤植物的时候,将病毒也带到了伤口处,进一步深入到植物的细胞中,这些讨厌的小家伙们就是这样狼狈为奸、臭味相投地相互勾结干起坏事来的。而一旦病毒在细胞中定居下来,它们便大肆繁殖,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残害寄生植物的活动。作为病毒“无声”的受害者——植物,在感染上病毒后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病症。明明是叶面翠绿、叶脉深褐的叶子,却变得颜色深浅不一,有斑纹点,而且叶脉透亮,像是在水中浸泡过一样;有些光滑平展的果实与茎杆的上面被“画”上了一个又一个的圈圈,如同套上了一个个细铁环;另外有的叶面会上下弯卷,成为一只弯弯的小船;有的叶面高低不平,比正常叶片小得多,成了高低不平的“山洼地”;而有些心形叶片却变成了一个圆圆的“双巴扇”;有的成了一根长长的“鼠尾巴”……植物不能说话,有病了也不会“呻吟”,所以等到我们观察到它们的这些变化时,其实植物早已深受其害而病入膏肓了。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病毒一方面对人体、对动物植物构成危害,我们很想一举歼灭它们;而另一方面,病毒虽然其毒无比,但也可经过改造后被利用起来。这个方面,科学家们已做出了艰辛的探索,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科学家们想:既然病毒都能够置人于死地,那么区区小害虫也一定可以毒死。而到如今,在我国用来防止主要害虫的昆虫病毒达290多种,其中10多种已在我们的农业生产中展示了无比的威力。其次,正如郁金香的碎色花瓣一样,我们知道病毒“入侵”花草会使之变色或畸形,而这种效果为我们的观赏花卉树木增添了无穷情趣,使之更加婀娜多姿、绚丽多彩而且形态奇特、变比多端。其实,将病毒转化为造福人类的“积极分子”,还主要是在遗传工程等高科技领域方面。通过对它们的逐步“驯化”,便能让它们做出更多有益的事情。

    更多精彩文章

    • 大麻-毒品植物溯源
    • 古柯-毒品植物溯源
    • 水杉-植物界的活化石
    • 银杉-植物界的活化石
    • 罂粟-毒品植物溯源
    • 蕨类植物的造林时代—晚期古生代
    • 鱼类和裸蕨植物的时代—中期古生代
    • 肝炎病的“祸首”—肝炎病毒
    • 植物病原微生物
    • 借鸡生蛋——病毒的繁殖
    • 雷达与反雷达—谈蝙蝠与蛾子
    • 大熊猫会灭绝吗
    • 水中“美妙的音乐会”—鱼的发声
    • 虱子这个害人虫
    • 昆虫隐身术的启示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