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仿生学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8-03

人类的生存虽然离不开生物界,但人类却不是被动地依赖于生物,听任大自然的摆布。作为大自然的主人,人类总是在不断地积极主动地认识、改造和利用着生物。人类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劳动中,把许多野生动物驯养成了家畜(牛、羊、马、猪等)和家禽(鸡、鸭、鹅等),把大片大片的荒地开垦成良田,又精心培育和种植了农作物,进行辛勤耕耘、防病治虫。人类用勤劳的双手不断地改善着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这并不是说人在所有的方面都高于一切生物。从身体条件来看,人比许多动物都差。在力气上,人比不上和他身体同样大小的大多数动物。和动物相比,人的走路显得格外笨拙,人跑不过鹿、狗和兔子,跑不过其他许多动物。在看东西、听声音、嗅气味等感觉能力上,人也只能甘败下风,比许多动物确实差得很远。
     当想到许多生物的身体在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完美结构和具有的特殊本领时,人们更不能不为之赞叹。鱼儿和许多水生生物游得那么棒;鸟儿和有翅昆虫飞得那样美;冬眠的刺猬可以睡上200多天,不吃也不喝;蝙蝠不用眼睛,什么都能“看”得见;秋去春来的小燕子,长途飞行几千里,可它从来不迷路……到了近代,特别是20世纪中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使人们对生物界的认识深入了一大步。生物界所具有的精确可靠的定向、导航、探测、控制调节、能量转换、信息处理、生物合成、结构力学和流体力学等生物系统的新型机能原理,使工程技术人员的耳目为之一新。许多部门的工程师们开始积极主动地带着技术设计中的难题,到生物界中去寻找答案。生物学家们也开始有意识地为技术部门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样,就在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两门学科的相互渗透、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产生了一门新的边缘科学——仿生学。

    更多精彩文章

    • 鲸为什么要集体自杀
    • 长尾雉的尾巴为什么长
    • 仿生学的新篇章
    • 仿生学的诞生
    • 鸽子为什么迷航?
    •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自己
    • 为什么“昙花一现”?
    • 蟋蟀为什么好斗?
    • 鹦鹉为什么能说话?
    • 为什么瓜果有甜有酸?
    • 昆虫隐身术的启示
    • 水中“美妙的音乐会”—鱼的发声
    • 雷达与反雷达—谈蝙蝠与蛾子
    • 虱子这个害人虫
    • 大熊猫会灭绝吗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