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与人造丝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8-04

走进商店里,大家常会被那绚丽的丝绸所吸引。舒适的感觉,明艳的色泽,给人以极大的诱惑。在夏季拥有丝绸做成的衣裙是许多女孩子的美好心愿。丝绸是一种比较名贵的织物,我国是丝绸的故乡。直到现在,人们还常常把丝绸同中国的古老文明连在一起。河西走廊穿过茫茫大漠,将美丽的丝绸和文明一起带到欧洲,人们叫它“丝绸之路”。在古时候,丝绸只有富人才穿得起,它有时候也就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从一首唐诗就可知当时的情景:“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以前的丝绸,是用蚕吐出的丝做成的。人们经过研究发现,蚕丝是一种蛋白纤维。人们用桑树的叶子喂蚕,经过一段时间,蚕吐出丝,结成茧,人们把茧经过处理,抽出丝然后才能织出衣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然的蚕丝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需求。
     于是,人们便想,能不能模仿蚕吐丝用人工的方法生产“丝”呢?1855年,瑞士人奥蒂玛斯用硝化纤维溶液成功地制取出纤维。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将硝酸纤维素溶解在乙醇或乙醚中制成粘稠液,再通过细管吹到空气中凝固而成细丝。1891年在法国贝桑松建厂进行工业生产,但由于这种纤维易燃,生产中使用的溶剂易爆,纤维质量差,不能大量发展。1933年,蛋白质纤维开始生产。人造丝的生产,为纺织业提供了大量原料。1922年,世界人造丝产量超过了真丝的产量。现在,我们见到的那些五光十色的丝绸,大部分都是人造丝。如今的丝绸,已经进入百姓家。

    更多精彩文章

    • 仿真技术和人造现实感
    • 人造手
    • 人造牛胃
    • 人造耳
    • 人造海豚皮
    • 蚂蚁与人造肌肉发动机
    • 虱子这个害人虫
    • 雷达与反雷达—谈蝙蝠与蛾子
    • 昆虫隐身术的启示
    • 大熊猫会灭绝吗
    • 水中“美妙的音乐会”—鱼的发声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