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楫翅的启示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8-06

苍蝇等双翅目昆虫后翅的痕迹器官——楫翅,不但能使昆虫不用跑道而直接起飞,而且是使昆虫保持航向的天然导航器官,因此又称为平衡棒。昆虫飞行时,楫翅以330次/秒的频率不停地振动着。当虫体倾斜、俯仰或偏离航向时,楫翅振动平面的变化便被其基部的感受器所感觉。昆虫脑分析了这一偏离的信号后,便向一定部位的肌肉组织发出指令去纠正偏离的航向。人们根据昆虫楫翅的导航原理,研制成功了一种“振动陀螺仪”。它的主要组成部件形似一个双臂音叉,通过中柱固定在基座上。音叉两臂的四周装有电磁铁,使其产生固定振幅和频率的振动,以模拟昆虫楫翅的陀螺效应。当航向偏离时,音叉基座随之旋转,致使中柱产生扭转振动,中柱上的弹性杆亦随之振动,并将这一振动转变成一定的电信号传送给转向舵。
     于是,航向便被纠正了。由于这种“振动陀螺仪”没有普通惯性导航仪的那种高速旋转的转子,因而体积大大缩小。受到这类生物导航原理的启示,人们逐渐地发展了陀螺的新概念,还制成了高精度的小型“振弦角速率陀螺”和“振动梁角速度陀螺”。这些新型导航仪现已用于高速飞行的火箭和飞机,能自动停止危险的“翻滚飞行”,自动平衡各种程度的倾斜,可靠地保障了飞行的稳定性。

    更多精彩文章

    • 鸣声最响的昆虫—黑蚱蝉
    • 与害虫作斗争的同盟军——昆虫病原微生物
    • 昆虫标本的制作
    • 化学进化的启示
    • 地质学、古生物学的启示
    • 昆虫的防冻“战略”
    • 昆虫的越海飞行
    • 昆虫的光导航
    • 昆虫的“伪造”本领
    • 昆虫与电磁场
    • 昆虫隐身术的启示
    • 水中“美妙的音乐会”—鱼的发声
    • 大熊猫会灭绝吗
    • 虱子这个害人虫
    • 雷达与反雷达—谈蝙蝠与蛾子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