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等级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8-17

根据全国自然保护区区划会议确定的原则,目前我国已建立起来的自然保护区分为三种类型,即:森林及其他植被类(简称森林类型)、野生动物类型和自然历史遗迹类型(草原、水域等包括在此类当中)。其中前两类在目前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中占绝大多数。截止1991年底,建立了628处自然保护区,其中有451处是属于前两种类型的。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对各种不同自然地带的典型森林、稀疏森林、灌木丛、草原、草甸、苔藓、沼泽、海滩涂等生态系统,以及各种稀有、珍贵的植物资源进行保护。如浙江的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珍稀植物柳松、金钱松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对各种珍贵、稀有或濒临灭绝的,以及在科学上有重要价值的野生动物种群进行有效的保护。
     如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保护濒危动物扬子鳄而建立。黑龙江的七星砬子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濒危动物东北虎而建立的。自然历史遗迹自然保护区是对需要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和非生物资源,如地质剖面、化石产地、冰川遗迹、火山、溶岩、温泉、天然湖泊、瀑布等进行保护的自然保护区。如保护火山遗迹的黑龙江省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等级分为两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在保护对象上具有国内特别典型,在科学上有重要研究价值,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自然保护区。这些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后,就变成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目前,我国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6个,并且,到1987年底,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已有长白山、鼎湖山、卧龙、梵净山、武夷山5个自然保护区加入了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成为世界永久保护地。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它们是在具有本地特点,能反映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状况,并确有保护价值的地区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由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目前,我国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由于批准机关级别不同,因此,也就分为省级、市级和县级。

    更多精彩文章

    • 碧玺 重晶石-宝石大世界
    • 谈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 大自然为动物拍摄的“特写镜头”—脚(足)印化石
    • 谈病原微生物的类型
    • 超自然的神
    • 大自然的歌手——蟋蟀
    • 外星人形象之谜-无法解释的自然之谜
    • 植物睡眠之谜-无法解释的自然之谜-休闲文摘
    • 自然大灾难-发怒了的山神
    • 自然界中的清洁工——蜣螂
    • 水中“美妙的音乐会”—鱼的发声
    • 大熊猫会灭绝吗
    • 虱子这个害人虫
    • 雷达与反雷达—谈蝙蝠与蛾子
    • 昆虫隐身术的启示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