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蝇传播昏睡病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8-28

采采蝇又叫舌蝇,约有30种,分布在非洲和阿拉伯半岛。它身体比苍蝇小,体长6—13毫米,体呈黄色、褐色、深褐色至黑色,它的喙较长,向前水平伸出。雌、雄都吸食人和动物的血,昼夜都活动。停息时,两翅互相重叠,覆盖在腹部的背面。昏睡病是由寄生在人和动物血液中的锥虫引起的。锥虫是单细胞的鞭毛虫,虫体侧面有波浪状的波动膜。当它在血液中大量繁殖时,锥虫的身体变得细长,当因宿主抵抗力增强时血中锥虫数量减少,此时大部分锥虫的身体变得短粗。在锥虫侵入人体的早期,是寄生在淋巴液和血液中,引起人体大部分的淋巴结肿大,脾肿大、心肌发炎。经过数年,到了晚期,有的经2~4周就侵入人体的脑脊液,发生脑膜炎,病人出现无欲状态,震颤、痉挛,最后嗜睡以至昏睡,一般2年左右死亡。当采采蝇吸了昏睡病人或病兽的血,锥虫进入蝇的肠内大量繁殖,然后向口部转移,进入唾液腺内,采采蝇再次叮人时,锥虫随其唾液进入人体。

    更多精彩文章

    • 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播
    • 按蚊传播疟疾
    • 苍蝇传播疾病
    • 昏睡2000年的微生物
    • 大熊猫会灭绝吗
    • 虱子这个害人虫
    • 昆虫隐身术的启示
    • 雷达与反雷达—谈蝙蝠与蛾子
    • 水中“美妙的音乐会”—鱼的发声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